宝宝孤独症的特征
爸爸妈妈们都期望孩子在1到3岁时能够文静一点,不期望他们过分闹腾,从而使自己能够省点心。然而,孩子过分文静并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是孤独症在作祟。其实,现实中有许多孩子从小听话、乖巧,不爱哭闹,最终却被确诊为孤独症的例子。对此,郑州市康力练习中心张桂娥教授建议广阔家长:“关于过分文静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具备一双‘慧眼’,才能看清孩子文静的本质。
交际妨碍
为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在婴儿期,患儿常一人独处,既不肯看别人,也不对母亲和亲人表示眷恋,同时,对陌生人的爱怜却表现得无所谓,不会回绝与不安。不爱哭也不爱笑,此刻还常被误以为是一个“乖”孩子。随着年纪的长大,其孤单的症状也就愈加显着,对亲人不亲,如爸爸妈妈回家不表示欢迎,爸爸妈妈离去也不啼哭。对陌生人不陌生,可随随便便地让陌生人领走。不参与任何群体活动,常常孤单一人,也不会玩扮演游戏,甚至不会玩布娃娃、“开汽车”等游戏。有时爸爸妈妈与他讲话,他似听非听,毫无反应,好象聋子一样,也不肯用眼睛去注视别人,与人产生眼与眼的交流。这类社会交往问题在3岁以后就显着了。
言语发育妨碍
为重要症状,其言语是一种全面的质的损害,表现为少语,不会与人交谈,交际言语甚少或无,常常呈现代词错用,重复刻板或仿照言语,言语音调单调平板,或呈现“自我中心言语”——表现为自语、自顾自地尖叫,有时姿态言语、手势言语也受损。
刻板行为
患儿对环境要求一成不变,如住房里的家具、桌面上的物品、吃饭、排便等均按一定格式,不能稍做更改,不然烦躁不安、吵闹、回绝。常有一些刻板动作,如不停地转圈、跳跃、搓手、撞头等。有时对某些物件有痴迷的眷恋,如喜爱玩旋转轮子。有个患儿整天抱着一部玩具汽车,用手去拨动使轮子旋转,一玩就几个小时,而不肯意放弃。有的喜爱光滑的丝织品衣物、围巾或袜子等。

- 上一篇:自闭症孩子怎么造成的
- 下一篇:宝宝孤独症的常见表现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