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要康复,光靠爱是没用的。 《自闭症训练方法》
近年来流行的音乐疗法、动物疗法等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自闭症的主要康复训练手段。
几年前,一篇名为《尹建莉:自闭症爆发背后的真相》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批评了自闭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并否认了目前的自闭症治疗体系。她认为,应该撕掉自闭症儿童身上“有病”的标签,打开融入的渠道。
自闭症要康复,光靠爱是没用的。很多孩子确诊自闭症后,身边很多人都说:多陪陪他,多和他说说话。众所周知,仅仅依靠陪伴和交谈是不可能恢复自闭症的。
要从自闭症中康复,单靠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科学的康复训练,这是治疗的根本。当然,家长的正常干预和保护也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缺一不可。
这一观点引发了医学界和儿童家长的激烈反弹。专家指出,在自闭症的教育和训练中,单靠爱是不够的。康复教育不能让孩子太自由,因为自闭症孩子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只是解决他们需求的工具。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积极介入,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
医学界普遍认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携带自闭症相关基因,但在母亲身上没有或仅有轻微表现。在后代中,受异常妊娠、生化因素、地球环境变化等影响。,这些自闭症相关基因显现出来,尤其是神经功能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包括语言、认知、社交、刻板行为等各种障碍。还有智力低下、多动症、抽动秽语症等。,这与父母的教养无关。
目前国外约有30%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早期干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然而,目前我国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情况并不好。很多孩子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情况自然会好转,直到孩子三四岁才去医院,从而错过了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时机。
医生诊断病例时,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干预强调的是家长与孩子一对一、面对面、密集、快乐的互动,是自闭症儿童常态教育的加强版。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