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游乐园可以锻炼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吗? <自闭症症状>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似乎连我们自己都不知不觉变得浮躁了。看到孩子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就抬起头,他觉得“很好!我的孩子现在正在好转。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我的宝宝明天在儿童组里轻松地玩耍。当你真的把宝宝放在孩子堆里,发现孩子不理人,有的孩子拉他,甚至不自觉的躲闪,家长会觉得受到一万分的伤害,觉得“完了,我的孩子这辈子没希望了!他长大了怎么活?”。
看了很多资料,和很多自闭症家长交流过。大家都认为自闭症的核心是社交。虽然我们一般会因为孩子语言不通或者语言僵化等原因被医院贴上自闭症的标签,但是我们会发现,即使孩子语言很好,但是不会社交也是脱不了帽子的。
有一次,因为一些家务,心情不好。我在带茜茜的时候,她明明表现的和平时一样,可我就是觉得她太笨了,学不到东西,不自觉的就想对茜茜发脾气。当她第n次不按指示到处跑的时候,我终于吼了。当时看茜茜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我,我就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想当然的认为一个不懂说明书的孩子肯定不会感知到我的情绪变化,我可以随意发泄。
就这样,父母的心情一直在兴奋、希望、沮丧、崩溃中反复,不断消磨着他们的自信和情绪。在改变情绪的过程中,你觉得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吗?也许有些家长会说不。只要面对孩子,我都会尽力振作起来,和他们一起欢快地玩耍。但是,我不得不说,你想的只是你想的。难道孩子真的注意不到你沮丧时拉出来的笑脸吗?孩子是自闭,不是不知道。反而因为他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会对情绪更敏感,更容易受伤!
对于无数正常的孩子来说,社交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社交意味着从自认为安全的角落一步步将自己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为他构建一个值得信任的家庭环境,一点一滴的教他什么是信任,告诉他这个世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危险。
刚确诊的时候,医院要求机构。,我费心寻找,好的排不上号,差的又不甘心让孩子去,真的是操碎了心。那时候每到晚上,我总是一个人偷偷地哭,然后第二天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去一家家咨询,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家合适的,但是坚持了一年,最终还是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没有继续下去。然后,我带着只有些微改善的茜茜回到了老家,通过APP开始了家庭干预的漫漫长途。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去干预孩子”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课题之一。有时候甚至比学习一堆干预技巧更重要。刚把视频上传到APP,让家庭导师解答我的疑惑时,我以为会看到更深刻的理论知识,就像那些理论书一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家庭导师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你的情绪太急躁了,孩子会害怕的!”害怕吗?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词。我能理解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但是害怕和她朝夕相处的母亲呢?在一家早教机构,老师教茜茜叫“爸爸妈妈”一年,教她认识简单的动植物、生活用品等。这并不容易。现在,我通过家庭导师对茜茜在葡萄心APP上的视频的讲解和分析,深刻了解了茜茜的内心世界。这也不容易。但我还是努力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茜茜,让她随着我的陪伴一步步学会信任。相信茜茜能做好当前的事,她能一步一步变好,她能正常融入社会。
所以很多家长一确诊自闭症就会抢着把宝宝聚集在孩子中间,办理各大游乐园的会员卡,报名各种早教班,给他找很多玩伴。想想孩子多,他还能没有社交吗?甚至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周末带着孩子,一个个去各种培训班,游乐场,就像赶市场一样,没让孩子一下子呆在家里。
孩子也是如此。当一个孩子不知道足球是什么,怎么踢的时候,你把他带到一个满是孩子的足球场,让他一起踢,会发生什么?当别的小朋友好心把球踢给他的时候,他会不顾一切的跑开。别人要了就打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对足球一窍不通,以为我只是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其实是有人抢了我!这样重复几次,你觉得他愿意主动和别的小朋友玩吗?他会以为那些是欺负我的坏人!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茜茜现在的情况不能和一个正常的孩子相比,但在葡萄心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已经让茜茜学会说短句,听我的指令,思考她遇到事情的解决方案。我想我很满意茜茜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我相信我的茜茜还不错,每天都在进步。虽然进度很慢,但是收获是最大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很多技能需要掌握,比如认知、理解、沟通、共情、规则感、社交等。社交是这里最高端的能力。但是当一个孩子零认知、零语言、零沟通能力的时候,你把他扔到人群中,不但不会锻炼他的社交能力,反而会让他感到沮丧和恐惧,即使你在那里进行辅导。这就像新生的早产儿必须生活在保温箱里。当他对这个世界完全陌生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他一个过渡的环境,让他逐渐适应离开妈妈,独立吃饭的过程。
其实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像我这样的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我们的孩子在你们眼里单纯的一起玩耍是多么的难。就像一座高楼。怎么可能它想在地基打好之前封顶呢?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父母将是孩子社交生活中最失意的人!
茜茜现在是一个四岁的婴儿。虽然她还很小,但是她有很多其他孩子想象不到的经历!茜茜在27个月大的时候被医生诊断为典型的自闭症。,不指物,不应名,不对视,认知极差,出门乱跑,没有危险意识,几乎无语言。
然而,这真的有用吗?从早教班回来后,我一直带着茜茜在老家,这边的孩子也不少。大哥的小儿子每天都来看茜茜,可是她有没有和弟弟一起玩过?绝不!!每次他过来,两个孩子就在一起玩!我们尽力让玩伴陪她玩。结果如何?她还是永远在人群之外,或者她一个人走,或者她所有的玩伴都邀请她一起玩。她就是不理人。在家庭导师对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的一点点分析中,我不得不相信老师是对的,茜茜真的很害怕。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父母情绪的稳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它开始在葡萄的心里成长。的张老师帮助下学习如何平复自己的心情。我知道这很难,毕竟,谁没有个生气难过的时候呢?可是如果简单,我们哪还用这么寝食难安的去寻找干预孩子的方法呢?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