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赌输了!16年过去了,老二还是自闭症 {精神分列症}

时间:2022-11-07 07:43来源: 作者: 点击:
  

现在半天在幼儿园,半天在机构。幼儿园一对一还行,不擅长打游戏,行为规则也不太好。但说实话,作为一个母亲,我已经尽力了。

我一直责怪自己没有给我的女儿一个健康的头脑。我和爸爸只能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给嘻嘻。

赌输的是小星妈妈。16年后,她鼓起勇气要了二胎,但还是自闭。“我的眼泪早就干了,麻木了。”她说。但是到了面试的时候,她拿起电话聊了不到10分钟,就开始哭了。她哭着说,“崩溃”是最常见的词。

就是很多这样的话支撑着她活到现在,她想永远活下去。

孩子的血统干预好,需要很多钱,要有好的老师和机构。我见过条件好的家庭,一对一,小组课。周末上体能课,感官课,一个月下来几万块钱,孩子进步很大。我家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我的孩子。毕竟他的能力也不是很差。如果有很好的支撑,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能力可以生两三个孩子。没钱没条件,就不会幸运。不要说输了,反正有经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药,但没有后悔药。生孩子不是过家家,是发烧。应该慎重考虑和考虑。不要说什么意外的话,你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当时我还是不要。回到老家医院,找了个熟悉的医生准备做人流。谁知道,这里的医生也劝我,不打就没机会了。

现在我受不了了。我的小儿子今年9月份就要升小学了。学校没有资源教室和影子老师。虽然现在入学零拒绝,但是进去之后,孩子没有了依靠,只能退出。

后来慢慢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一,二胎还是有自闭症的概率。特别是我觉得养孩子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父母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我有过帮助侄子的经历,知道负责任地抚养一个孩子不容易。而且,我觉得父母还得自己养孩子。照顾两个孩子,包括一个自闭症儿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弟弟(妹妹)都指望不上,父母怎么活?

我没有坚强的意志,所以老二留下来了。他出生后,我知道他真的错了,这伤害了我的孩子,也伤害了我。

我回来后联系了特殊学校,他们不收自闭症孩子。此后,大儿子一直在家。我教他做饭,炒一些简单的菜,煮面条;让他一个人在家呆几天应该没问题;过马路要懂得等红绿灯,给他钱要懂得买东西。他不擅长行为,会自言自语,尖叫“啊啊啊”;有睡眠障碍,大部分时间玩手机和电脑;社交能力弱,只会简单的交流。

因为她又哭又说,22岁的儿子听到了,对她说:“妈妈,别哭了。”

后来我想办法给大儿子办了残疾和低保。现在他一个月大概有1000块钱,多亏了政府。

前几天,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打赌生二胎的自闭症家庭怎么了》发表后,我们收到了很多消息,读者们就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读者想知道不生二胎的人是怎么想的。那些赌输了的二星家庭过着怎样的生活?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有更全面的了解。

还花钱去广州的大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老大是自闭症,老二也不能百分百确定也是自闭症。不生,就没机会了。为了给大哥留个伴,老人也想让我有一个来拼。

只有少数地方机构是残联指定的康复机构,每年有几万的补贴。拿到这些补贴并不容易。这些钱不是给家长的,而是给机构的,机构给家长设置了很多限制,比如必须在机构里干满一年;半日制机构和半日制幼儿园也不行...而且说实话,我们那里指定机构的老师都很差。我不想浪费孩子的时间,只好找口碑好的机构,这样就拿不到补助了。只好借钱干预,希望孩子能好起来。

我觉得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如果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那么完美的安排孩子未来的生活就没有意义。所以,以我有限的能力,不如尽力做好第一关——帮他恢复。他无法康复,需要别人来维持他的生命。我不敢想。

带着这一丝希望,我辞职全职照顾小儿子。从一岁多开始,我每天都陪他去医院康复,直到现在。我没受过教育,也没学过介入。我只有一个看法——孩子一定要融入社会。从小到大,我带着他在外面疯跑疯玩,把他能看到的东西都教给他,比如天上飞,地上走,水里游。所以他的认知还可以,社交欲望有点,不太好。

说到这里,我最对不起我的大儿子。他确诊后,我没有辞掉工作在家陪他,导致大儿子没有得到科学干预。

我们的孩子真的需要支持。我家楼下有个重度自闭症的孩子,父母是偏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语言,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到了学龄才上学。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特殊学校?家长说县城的特殊学校很差,孩子留在那里没人管。最好带着它们去吃饭。

我的眼泪早已干枯麻木。我现在还能活着,是因为我的两个孩子有能力。我最希望当地有庇护工厂支持残疾人就业,让他们有事可做。我儿子的手工很好,有些流水线工作完全可以适应。这也是我今天愿意分享的原因,呼吁社会多一些宽容,支持我们的孩子融入社会。现在政府扶持他们,培养一些简单的技能,实现辅助就业,让他们以后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可以通过劳动回馈社会。双星家庭都是苦泪,除非父母很有能力。

大儿子快3岁了,不会说话,不想和孩子玩。当时我很着急,就拿去给医生看了。连医生都不理解,说孩子没病。

在我们三四线城市,我家的情况并不好。很穷。我公婆没有工作单位,帮不上忙。我父亲和我一直在为生活而工作。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我就不工作了。我父亲靠打零工挣钱。做保安,开摩托车是辛苦钱,一个月两三千。但是小儿子的干预费一个月四五千,而且不是上强化干预课程。

家里兄弟姐妹开导我,小儿子还小。给他一个机会。如果及时介入,或许还有希望。

我送他去幼儿园,想着有孩子的陪伴,儿子可以早一点说话。但他反而在学校蹦蹦跳跳,很难坐得住。老师找到我,说我儿子有类似自闭症的症状,让我带去大城市检查。半信半疑带儿子去看医生,没想到被查出自闭症。那时候他4岁多。

为了给儿子争取资源,我从来不把孩子藏在家里(这么小的地方,父母还是比较保守的,不愿意带孩子出去)。我积极参加各种倡导活动,带着两个孩子出去呼吁。我还遇到了几位好心的老师,他们正在帮助我的小儿子恢复和融入。非常感谢他们。

为了给他找点事做,我带他出去捡瓶子和纸箱卖。现在,他每天都会自己出去捡,攒够了就卖十块八块钱,防止他一直待在家里。

我从来没想过要二胎。生二胎的想法是在我有一个自闭的老板之后被逼出来的,当时还在计划生育。

不管怎么美化,生二胎的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表现。其实是为了有人养老,弥补没有正常孩子延续香火的遗憾,也是为了自己照顾老板。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大的恢复肯定会受到影响,老二也很难幸福。更何况生二胎可以离开最亲的人?不要自作多情。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谁有闲功夫照顾重度自闭症的兄弟姐妹?

如果你想问我对我孩子的未来计划,我们没有任何计划。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没有存款我们无法经营信托。现在怕身体出问题。以前想死,现在不想死也不敢死。孩子们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从外面回来我会说:“辛苦了,妈妈累了。”揉我的肩膀和脚。为了他们,我们要努力活下去。

只要赌就有输有赢,老二也是。

父母当然不会后悔。苦的是二胎。这个孩子承受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照顾。她的学习、工作、婚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家里有钱就更好了。如果家里穷,这个孩子的生活有多艰难?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让孩子回家之类的话,但是我们坚持不走,最后不了了之。他确实有一些问题行为,但他不是麻烦制造者。到了高二下学期,老师开始和家长一起劝我们。那时候儿子学不到东西,只是坐着发呆,和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就回家了。

我的小儿子喜欢社交。我经常带他去公园学习轮滑和骑自行车。现在他才7岁,就敢跟着我骑车上路了。有些家长说我太残忍了。万一出事了怎么办?我不能再害怕那么多了。我一辈子都赶不上他,过几年也带不走他。我必须提前练习我需要的能力。

我知道圈里很多双星家庭,大部分都是双胞胎。吃过一次苦,父母在无奈的时候也会慢慢接受。像我们这种,两次打击,说实话,真的真的崩溃了。

大儿子一直不干预,就在妇幼保健院做了两次诱导和听力训练,然后幼儿园就走了,让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级一级上初中,因为我们没有陪他,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太了解。

自从发现嘻嘻和一般孩子不一样,就一直有人跟我说要二胎的事情。我一直在想,如果父母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个只有苦难的世界,这个孩子愿意来吗?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如果有一天我们谈婚论嫁,对方父母看到家里妹妹就是这样,谁不想想想遗传和未来的负担?我们本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东西,但我们不得不将就一下。我觉得我和她爸爸都无法弥补这种内心的落差和妹妹可能带来的负担。

可见,生二胎到底是不是一场赌博,哪一个能有更好的结果也无从得知。与其幻想甩掉馅饼(不用额外付出就能得到生二胎的好处),不如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干预孩子。如果我赌赢了,生二胎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我51岁了。我生二胎的时候45岁。我是个老女人。一开始,我不想要二胎。当时我生病了,有甲亢。怀孕一个多月后,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一来我年纪大了,二来我身体不好,孩子生下来可能会有问题。

当时我的认知是自闭症无法治愈,孩子以后无法独立生活(后来才明白康复和独立生活是相对的概念)。有个弟弟或妹妹既能照顾他以后的生活,又能帮助他恢复,于是我有了生二胎的考虑。

【如果家长或企业愿意为小邢妈的大儿子提供实习/工作,可以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大儿子整体能力还可以,能适应简单重复的工作。工作地点:广东湛江。谢谢你的爱。】

大儿子现在有问题了。他无法发泄青春期的情绪。他养成了在电脑上看外国恐怖电影的习惯。是血淋淋的那种,嘴里还带着英语台词。这就是我的大脑每天输入的东西,我很担心。有人建议我带他出去运动,放松一下。首先,我没有时间;再一个,我51岁了,跑步爬山体力都跟不上。

小儿子一岁半左右,我发现他发育落后于同龄人:不会说话,不愿意交流,喜欢看吊扇。带它去看医生。诊断结果是智力低下,有自闭症倾向。(后来没带小儿子去确诊。从症状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血统,能力属于中上阶层。)

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淹死了她12岁和13岁的脑瘫双胞胎儿子。很多人评论“你是怎么做到的?”她触犯了法律是事实,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真正体会那种绝望的。

大家好,我是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老家在广东某三线城市。大儿子99年出生,23岁。儿子2015年出生,今年7岁,两人都是自闭症。

结果我彻底崩溃了,吃不下饭,在饭桌上吐了。我每天都盯着孩子,拿着枕头做手势。我真想在自杀前闷死他,但我做不到。

我们也通过邀约和摘抄的方式,呈现一些不想生二胎的父母的想法。

随着交流的深入,这个一直说自己住的地方小,文化程度低,没学过介入的妈妈,对这个群体的命运有了深刻的理解。她年纪轻轻就知道干预的混乱。知道一个好的融合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知道孩子长大了有事情做;她的儿子只有在知道整个群体都好的情况下才能受益……这也是她今天愿意站出来为谱系群体中的二元家庭说两句话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