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审批 [智力发育迟缓]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服务精准化。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高新区残联加强宣传引导,提前规划启动民生服务对象摸底,推进服务精细化要求。2月,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强调:一是要求社区对申报对象的信息早安排、早登记;二是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诊断结果和服务要求指导申请,并提醒申请人准备好相关申请材料。三是民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助标准的变化。四是由于会议部署早,政策要求分解早,3月初完成了全区申报对象基础材料的受理和初审工作。
2022年,合肥高新区一如既往稳步推进民生实事工程。为切实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高新区农村工作局(区残联)积极筹划。目前已完成民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申报材料审批和中国残联康复救助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
二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审批精准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推诿扯皮。按照“一人一档、社区受理、街道初审、区级审批”的原则,对不符合申请条件或申请材料不全的,暂不予审批。当申请人情况核实清楚,材料齐全后,再进行审核批准,确保材料的完整、准确、规范。截至4月,共审核通过2022项民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纸质材料150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提交的申请信息150份。线上线下评审信息一致,超过省级民生工程的省级任务指标20个,市级由市与县(市)区1: 1分担的任务指标75个,任务完成率150%。
三是推进长效机制,确保培训精准。按照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必须在机构进行的原则,推进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残疾儿童在康复机构参加培训和训练的监管,杜绝名下无人、占用救助名额、套取项目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事实上,区级残联一方面加强申请材料审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方面,要改进工作思路,强化项目有效性和合理性的系统理论,探索加强项目前评估、过程中监控和后评估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整合,确保项目的长远效益。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