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兵:在儿童诊断自闭症时,这七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自闭症的原因}

时间:2022-11-10 00:00来源: 作者: 点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方面要孝敬老人,另一方面也要坚定地照顾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干预。干预在慢慢见效,爷爷奶奶自然能看出来。

如果刚好住在优质自闭症干预机构附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机构进行干预。同时,你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包括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家庭干预,这样父母就不必专门为了培养孩子而辞掉工作。

3自闭症可以很严重,也可以很轻微,取决于干预和接受程度。无论是重度自闭症还是轻度自闭症,都要注意干预。如果我们重视它,它会更好。如果不重视,即使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也可能出现情绪和精神问题。

教认知,孩子的认知会提高,教语言,孩子的语言也会发展。但如果你把社会交往的核心障碍作为更重要的干预内容,精耕细作地教他们看、指、答、说、合作、竞争、对抗、轮番上阵...孩子表现出来的结果可能是社交、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对孩子的干预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还需要专业人士、社区成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父母也要善于寻求这样的帮助。可以去听专家讲座,找专业人士学习专业知识,找资深家长热身获取经验,找社工和残联寻求政策支持...

从事自闭症行业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自闭症的干预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家庭。

这个恢复时间可能是两个月,也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年,但是请相信,只要你有耐心,我们教的东西会一点一点的呈现在你的孩子面前。

最后,自闭症研究的新成果。

有一个我说过很多次的案例:一对来自农村的夫妇,他们的孩子在1岁9个月的时候被我诊断为自闭症。他们只有小学文化,参加家长培训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们记住了我的话,“不要让你的孩子一个人忙或者闲,要时刻和你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快乐的、密集的互动。”

这些时间干预不需要专业,也不一定是桌面干预。正如我在《小明的一天》(点击阅读)中演示的,起床、吃饭、玩耍、过红绿灯……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是干预环节。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

下一秒奇迹随时可能发生。

4社会在进步,对自闭症患者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张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多样性,但又与众不同,不再被视为“障碍”。

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黑屏理论。你教的很多东西,比如告诉ta它是黄绿长方形,可能不会当场反应,但是只要你坚持教,过几个月就可能出来了。

我们在教自闭症孩子的时候,通常得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家长教完就放弃了。

同时,很多机构无法做到全程一对一、面对面。我调查过中国各地的机构,发现大部分机构每天一对一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有的孩子在机构待六七个小时,但很少有一对一的时间。

从我做医生的心出发,我想给孩子最好的结果。考虑到家庭干预的重要性,我希望我的家庭中有人专门为我的孩子进行干预。

另一方面,去机构干预家庭,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我见过很多偏远地区的家庭,为了孩子上机构,背井离乡,放弃一切,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一家人渐行渐远。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儿童,尤其是一个典型自闭症的幼儿,只要我们给予理解、关心,从不打骂,给予适当的干预,就能达到自我照顾。而如果能给予高强度的科学干预,孩子长大后能达到的高度,可以和普通孩子没有区别。

所以家长不要担心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只要不陷入焦虑和抑郁,用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带孩子,很多孩子都会有进步的。

如果我们的社会和社区能够真诚地接纳自闭症患者,也许会有一些轻度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干预,也能快乐而有质量地生活。

这些孩子的进步和成功,主要得益于父母对自闭症的科学正确认识,以及对关键技能和知识的掌握。

同时,在家庭内部,我也希望夫妻之间,夫妻与老人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如果出现家庭矛盾,比如爷爷奶奶觉得孩子长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的感觉一定要介入。

每天,我都会花一些时间研究自闭症领域的新成果。现在,很多组织都提出要重新认识自闭症,它不再是我们二三十年前认为的悲剧结果。

当你教他们东西的时候,他们似乎并没有向你学习,也没有给你反馈,而可能只是你输入的字符没有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你输入的信息已经存储在电脑硬盘上了。

父母一定要有自信。我们可以边学边干预,也可以和专业老师一起做家庭干预。比如米云学校的服务之一就是老师引导家长一对一做家庭干预。我觉得机构能这么重视家庭干预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即使家长选择了机构干预,也不代表家庭干预就不用做了。米粒和小米的米粒体系中的“E”(engagement)要求家庭在干预时相互配合,家长和老师要共同投入,帮助孩子进步。

一方面,由于制度的限制,很多制度干预无法模拟现实生活,干预程序单一,内容重复。

2自闭症儿童程度不一,轻度自闭症占50%-70%以上。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智力和语言正常,或者经过及时干预,可以说语言,甚至可以赶上同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无法想象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所以,我希望专业人士,社工,甚至我身边的父母,都能鼓励她,帮助她做好家庭工作。

如果是重度综合征自闭症,积极干预可以改善,但改善程度可能远不及经典自闭症。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应该主要体现在认知、社交、运动等领域的关心、爱护和适当的干预,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生活自理。

其次,自闭症儿童存在“延迟习得”现象。

但如果住在偏远地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一方有工作,另一方没有。然后我鼓励家长自己学习干预训练方法,在家对孩子进行干预。很多家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很多父母都有工作,但是工资不高。一旦有人不工作,经济就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担心。按照下面的方法,你也可以帮助孩子达到每周25-40小时的有效干预时间。

每天3、4个小时,加上孩子在机构、幼儿园的干预,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比如从早上起床到去办公室可以用一个小时,从下午下班6-10点可以用2-3个小时。

家长在教自闭症孩子的时候,不要以为ta会当场进步,但也不要以为他也不会进步。延迟收购和黑屏理论都能给我们信心。

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尽早被发现和诊断,尽早开始干预,让他们得到更大的改善。同时,针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干预也会更加专业和精准。

虽然自闭症与遗传有关,但后天环境可以改变自闭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我也希望在桌面训练之外,机构干预可以引入更多的自然场景,比如在机构中设置一些儿童设施,设置一些幼儿园和家庭场景,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和概括。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起床、吃饭、上厕所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介入。一家人在一起也能引发很多情感场景,这是机构很难触及的。

回国后,他们和大女儿在一起,谁有时间就和孩子玩。两岁半的孩子回来复诊,进步很大。

首先,孩子的进步和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

当相应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后,孩子的CPU会分阶段恢复正常,电脑屏幕上可能会显示出你很久以前输入的信息,孩子会显示出他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十年前,我刚进入自闭症行业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孩子会怎么样。然而现在,许多来复诊的孩子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很多孩子长大后有了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他们可以上小学,初中,大学,甚至结婚,事业有成。

我曾经在大米和小米写过一个黑屏理论(点击阅读),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也就是说,自闭症儿童就像CPU和显示屏出现故障的电脑。信息可以输入,但不能转入内存,处理和显示。

事实上,如果一个家庭能够齐心协力,做好家庭干预,不仅花费更少,还能让整个家庭分担压力。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