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伴濒临崩溃的父母 <自闭症的原因>

时间:2023-01-30 20:48来源: 作者: 点击:
  

◆“你把他放在家里,是另一种焦虑。感觉他其实也没那么坏,感觉自己很多事情都没做好,耽误了孩子。”

首先要明确一点,血统的母亲,再怎么强悍,也不是神。每天陪读的学生都要面对周围陌生的目光,面对孩子不确定的状态肯定会感到焦虑和痛苦。这些情绪都很正常,尤其是对孩子发脾气,后悔,自责的时候。结果是你两败俱伤。

◆“有些孩子在外人看来毫无进步。事实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儿子在幼儿园主动表达很不好,但在家里能说长句,很符合场景。我觉得他在小组课上的所见所闻还是有用的。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孩子的能力。当目标和现实差距巨大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到来。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孩子,也不是靠父母,而是靠更有力的支持。

“我们这里的特殊学校都是能力差的孩子。他们十几岁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会不甘心。感觉家里也没那么差。如果特殊学校能实行分班制,根据孩子的能力来上课,我们就不会‘反感’了。”

陪读妈妈的情绪崩溃,只有陪读学生才能体会。

“我们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才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的父母。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应该有自己的交际圈、爱好、娱乐时间和独处时间。这个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需要家人的支持,他们接手孩子给你喘息的机会。这个时候,不要嫌弃你的队友不会带孩子。他的任务只能是让孩子们在你呼吸的时候保持健康和安全。降低你的要求,一切都会安静下来。”一位父亲建议。

在她的班上,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她尽力帮助这个星宝融入,给全班同学买礼物,呼吁大家帮助他。刚开始还行,但是时间长了,星宝和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学们对他也没有太大的热情,这让她很郁闷。

“这个孩子也有他的需求。你可以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需求,给他强化。他会是你孩子的帮手。大人也可以先和班里的同学成为朋友,帮孩子在班里交一两个好朋友。”一位家长进一步补充道,“既然我是陪同学,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他们也会照顾我们的孩子。我不在教室的时候,会找一个同学做他的小同桌,保护孩子。”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首先你要教会孩子向老师/家长求助。你可以通过讲情景故事,告诉他当他受到不友善的对待时该怎么做。

高一下学期,我没有全程陪同。有时我上午上两节课,下午上两节课。当时他显得坐不住,跑到外面;后来教室搬到三楼,他就不出去了。他大概是觉得出门没啥乐趣,下楼也不方便。

另一位家长说,他所在的城市每个区都有特教学校,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每个区的特教学校才建成不久,还不成熟。他住的小区有几个孩子在特殊学校,一年级没有课本,就每天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玩游戏,自学自理。高年级的孩子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一个孩子在特殊学校读八年级,大部分时间在家。妈妈说,学不到东西,不如在家学。

其次,班里有个孩子很调皮,经常来惹我家孩子。老师同学其实都挺烦他的。那个孩子软硬不吃,我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个孩子。我厌倦了陪伴他。

“即使在一线城市,融入环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们在学校还是很被动的,老师经常建议去特殊学校。申请资源教室没那么简单。教育部门和学校互相踢皮球。我们学校孩子的家长年年申请,年年没有。只是一个心理老师,感觉不专业。”一位家长透露,“自从我的班主任陪着我,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孩子们只有一张桌子,老师们也不管上课。融合教育做了表面的努力,我们得为此努力。”

“我给孩子报了一个体育班。每周二、四、六,孩子放学去上课,爷爷去接,奶奶在家做饭。我会晚回家,在商场吃饭,在书店看书或者下班后逛公园。我吃饭的时候,不会随意填饱肚子。我会提前看附近很多好吃的,认真思考今天想吃什么,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当成很重要的问题,把调整状态放在一切之前。”一位母亲分享道。

◆“送我去学校至少可以放松一下,不用24小时面对他。如果一个母亲从孩子出生,一天24小时把一个人带到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帮她,她会崩溃吗?”

等到高年级,学业难度更大的时候,一方面可以考虑上普通班,减轻老师因为成绩不理想的负担;同时可以考虑在学校学习半天,去机构或者家里进行自理和独立旅行训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打发时间或者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展示,让更多人看到孩子的优点。

今天孩子学不到一个小时也不会差,但是家长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会感觉更好。父母心情好,家里的氛围就会好,孩子也更容易进步。

况且陪读中的问题很可能发生在家里或者其他场合,家长要抓住其他机会练习。比如傻笑的问题,记录下来,找到大概原因,进行差异化干预:找到替代行为,或者提前干预等。只有知道行为的作用,才能对症治疗。

孩子被欺负后要保持冷静,不要以小欺大,激化矛盾。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在快速变化,可以用孩子的方式交流。比如,在紧急情况下,警告孩子:“我也要告老师。”他可能被控制住了。

加强老师很重要。有一个陪读家长。只要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者奖励孩子,他们就会在课后带着孩子去感谢老师,对老师说:“本来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是特别好。只要你一提问题或者表扬他,他马上就又坐直了10分钟。”让老师有成就感,也看到家长的诚意。

我也是家教,因为他很多概念不掌握,很难教,以至于情感和耐心有时会觉得疲惫。写不完作业就算了。如果不能,我就直接告诉他答案,但是他觉得很无聊,因为他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安静的度过这堂课。

对于学习还是跟不上的孩子来说,“不坚持”很重要:按照自己的步调,我们不强求标准nt,孩子更需要个性化教育。陪读家长要在融入目标和辅助方法上下功夫,降低课程难度和参与程度,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设计学习内容。

如果能躲,先试着脱离接触。太空座位安排得更远,排队的位置更远;如果两个孩子靠得很近,家长要及时挡住他们的肢体。

进入二年级,学习进度加快,有些跟不上了。我发现他对高一的概念和知识了解的不多,比如相邻数,10的相邻数是9和11,所以还是把握不清楚。增加大数,减少大数,但是其他同学都学过除法...

今天的《亦智库圆桌会》,我们来关注一下陪读家长的苦恼和疑惑。本期的案例嘉宾是一位陪读妈妈。我们先听听她的自述。

课堂上的正面引导也很有用,比如用代币强化正当行为,安静听讲10分钟奖励一个代币,小红花收集10个代币等。行为地图也可以让孩子理解不同行为的不同结果。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陪读总是很沮丧,总是有莫名的愤怒。有时候孩子会咯咯地笑,笑个不停。我尤其讨厌他在公共场合突然傻笑。我说的是他,他也知道,也想控制,但是没办法。他虽然不发出声音,但脸上却像是在哭。有时候我把他拉到教室外面,他吓得要死,说:“不,我不笑。”但之后还是一样。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校园环境中获得在家无法获得的感情和技能。当然,一般学校不是唯一的选择。一所优秀的特殊学校也能让孩子进步。

“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还是‘恐惧’的成年人。我和他聊得很好,告诉他不要欺负我的孩子;他做了坏事,我会假装说‘我要拍视频告诉班主任’,他也不敢。现在帮我看着孩子,带他去上体育课。”有家长分享了自己的做法,把调皮的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小帮手。

“如果孩子们在上学,为什么不做他们在家能做的事情呢?所谓课内学习,就是什么都学不到。进一般学校有什么意义?”一位母亲和老师问了一些问题。

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总盯着缺点。当我们充分接受孩子与他人的差异时,孩子教育目标的制定就会更加现实,我们也会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果我们不帮他,真的很难再有人帮他了。

◆“如果无处可去,那就去一般的学校走一走。有条理的生活比呆在家里好。如果有比一般学校更适合的地方,比如特殊学校,那就去适合他的地方。”

开学前,你用一盏灯烧一口油透支孩子的知识需要多久?一旦跟不上学习,孩子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会觉得很无聊,而家长又舍不得,最后会觉得每天都像坐牢一样。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校领导商量是否有多余的教室。有些课程跟不上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单独教孩子,根据孩子目前的能力学习。

孩子上一般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校规?群体环境下的社交?还是其他?还是两者都有?父母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哪个不那么重要,不能同时挠。

很多家长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上学期高一,陪读同学感觉不错。学到的知识大部分是直观的,课程基本能跟上。我在陪他的时候,教他从书包里或者书桌抽屉里拿出书来。老师让他拿什么书?我又问他,他把它们拿出来了。老师说翻到多少页,我又问他,他重复了一遍,然后翻了一遍。下课后我带他去玩游戏。

所以学术学习不是必须的,但是有些方面是要牢牢掌握的,比如遵守纪律,还有一些辅修课像美术,音乐,体育。如果你能跟上他们,尽量让你的孩子跟着他们。参与感对孩子很重要,做不到的家长要帮你。

有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生活中传授,比如数学中的加减法,汉字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赢得了陪读,加上良好的融入环境,学校和班级都很包容。这已经是整合路上特别好的一副牌了。即便如此,这位家长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我们可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比如老师说拿书或者翻开书的页面等指令,可以让孩子模仿其他同学自己完成;如果宝宝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可以利用视觉提示,写下页码,自己翻过来;黑板上有些内容需要注意,也可以用手指指着书,尽量不出声,以视觉辅助和手势辅助为主。

“我是因为这个星宝才主动上这个课的。我想知道星宝的校会是什么情况,尽力帮助他,让我知道我的孩子上学应该怎么做。但是我能做的太有限了。初三有个发育不良的孩子,学习成绩为零,可以指着我们班的星宝欺负他。目前我不想让他上学。”她失望地说。

教育是自闭症儿童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可以说,目前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群体的接纳和融入,现在主要拼的是父母的精力和智慧,他们就像准备上战场打仗的士兵,无路可退。

简单,最基本的。比如老师要求独立写一个字,我们的孩子可以涂成红色或者读出来。老师要求写20遍单词,我们就写10遍。要求老师在100以内做加法,我们可以在10以内做加减...根据孩子的能力,但基本不脱离老师的范畴。一旦目标对了,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家长也不会抓狂。每天都能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会有自我刺激的行为,比如傻笑、喊叫等,影响课堂秩序,难以控制。

这是陪读妈妈的一种情绪发泄,也许只有真正陪读的父母才能理解。本来他们上学是为了养活孩子,但慢慢地,在无数令人衰弱和沮丧的事实积累之后,父母自己的情绪也变得消极起来,甚至会想,为什么非要送孩子上学:这么难,难道非要去一般的学校吗?特殊学校可以吗?不上学可以自学吗?

这位分享嘉宾提到了一个细节。在母亲没有陪伴的情况下,孩子出现了坐不住的行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母亲看着孩子,他出不来。他无能为力。一旦束缚他的人不在了,他就会放开自己。很可能是不理解规则或者不接受规则的表现。

降低难度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学业,让孩子无所事事或者完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比如画一整节课)。尽量提前和老师沟通,问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以引起注意。

比如一年级,对孩子的基本要求是情绪稳定,不影响老师上课的行为。

孩子人到中年,8岁,普通学校二年级,我陪着她。校园环境比较好。在我的带领下,全班都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师对孩子宽容,理解我。甚至全校的老师、学生、校长、保安都很照顾他。

父母情绪失控大概是在和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其实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不确定准孩子在做不到的时候卡在哪里。如果你提前知道孩子目前做不到这一点,并且知道如何分解困难,知道突破这个困难的时间和过程,你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主题——“全纳素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学校、社会、医院、特殊教育机构、家庭等构成一个整合共生的良性系统。希望这种融合和接受不仅仅发生在四月。“十四五”规划中的《发展和促进特殊教育行动计划》提到,“促进全纳教育是全面的。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正规学校自闭症群体综合课程的体系建设,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尚需时日。希望融合的步伐能越来越快。

◆“不能陪孩子一辈子,要训练他的独立生存技能,但光在家训练是不够的。毕竟以后要想投身社会,就要让孩子提前体验和适应各种环境。学校是一个相对比较正规,比较封闭,由老师管理的地方。如果连学校都适应不了,以后的生活怎么适应?”

“我在陪读的时候总是很沮丧,总是有莫名的愤怒。有时候小孩子会止不住的傻笑,我特别反感他在公共场合突然傻笑。我对他的意思是,但是他也想控制,但是没办法。虽然他不发出声音,但是他的脸就像哭过一样,他又笑了,我的心情无法舒展。我的心特别碎,甚至怒不可遏。一看到傻笑就恨不得噎死……”

“傻笑的问题还是要分析功能。如果是无缘无故的傻笑,那就不要让孩子厌烦,给他另找工作;如果是寻求关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强其他正当行为来转移注意力。我上学的时候,我的孩子喜欢画画。我为他准备了一本图画书。英语语文等主课保了他上课。我没有坚持辅导班。孩子没有焦虑或厌烦,这也会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一位家长说。

我抑制不住那种情绪,心都碎了,甚至怒不可遏。一看到傻笑,我就恨不得掐死自己...我也知道这种情绪的内耗,对我和孩子的影响很大,很想知道有什么缓解的方法。

“一般学校的老师的问题是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接触过这样的孩子,不了解特殊学校。他们只是认为所有这样的孩子都应该在特殊学校学习。而且普通学校的特需儿童难免会给老师造成一些困扰,大家都想带一群省心的学生。他们不明白的是,其实我们的孩子是不能高也不能低的。有时候一个好的融入环境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一位家长满怀希望地说。

对于智商受损严重,程度不太好的封闭型孩子,强行让他们去一般学校学习,真的不太明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