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如何纠正(为什么自闭孩子越来越刻板)
为什么自闭孩子越来越刻板?
自闭症的刻板行为,主要是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据上海星家园统计,具体有以下几种症状,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儿童自闭症该怎么进行康复治疗呢?
很多人对自闭症的了解,源自图文或影视,影响比较大的国外电影如:《雨人》、《马拉松》、《自闭历程》、《玛丽和马克斯》,国内的有《海洋天堂》、《喜禾》、《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及我最喜欢的公益短片《第十七次抛弃》等等。
现实中的自闭症儿童
如果你认为自闭症就是电影里那个样子,可能会有些片面,毕竟艺术演绎有加工和粉饰的嫌疑,毕竟要为主题服务。
电影里自闭症的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奇迹发生的幸运儿,要么就是得到很好的归宿,但是如果你去特教机构当2个小时的志愿者,亲身体验如何照顾自闭症孩子,和他们沟通交流一下,会有很大的触动。
有的孩子表情默然,不会点头同意,不会摇头拒绝,看不出基本的表达意愿,不会和你面对面对视超过5秒,有的孩子对你的善意和好感无法共情,甚至莫名的出现烦躁、焦虑情绪,有的孩子会哭闹,喊叫等等。
实际上中国自闭症儿童总数已经超过200万,但真正的自闭症我们看到的不多,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要么在家里被父母贴身看护,要么被送到特教机构进行康复。
六大类残障人群里,自闭症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其他类都可以借助工具出行、沟通、交流融入社会。唯独自闭症显得形单影只、孤立无援,他们无法独自生存,甚至一个人过马路都是很难危险的事情。
很多自闭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孩子的康复希望。这也是很多特教从业者的心愿,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找回自己,重获新生。
家庭康复:
是很多父母的选择之一,很多父母希望能够学到一些自闭症康复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些自闭症研究学者的著作,希望能够帮到有需求的家长。
1、《自闭症儿童社交游戏训练—给父母及训练师的指南》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社交游戏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对自闭症患儿的父母以及训练师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
2、日本学者明石洋子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而写成的著作《通往自由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两部书籍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她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在家中培养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能纠正孩子的各种刻板行为,并逐步培养了孩子的自立意识。
3、美国学者艾伦·诺波姆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她的著作《孤独症孩子想让你知道的十件事》还原了孤独症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觉,让自闭症儿童特殊的语言表达能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态度对待孤独症患儿。
4、日本医生佐佐木正美著作《解析儿童自闭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非常形象的介绍了 最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原理和实际内容,能够让自闭症儿童家长在家中很快地确认和了解自闭症,并且初步与特殊教育机构进行早期干预
5、《了解自闭症——发现、理解与治疗》自闭症青少年个体怎样在自闭症症状中发展出他们独特的个人性格。
社会康复:
与主流康复理念模式不同,国外一些组织尝试用社区服务,侧重于自闭症的社会性功能,以达到康复、教育、护理的多方面发展。具体操作是成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或学校,让自闭症者和一些普通人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互相交流,通过社会性活动的引导或模仿,让自闭症者重新找回自己。比如英国的“康复村”就是这种模式。
另外还有的侧重于自闭症者的技能培训,有的康复机构组织一些轻度的自闭症者,进入福利工厂,学习一技之长,获得自立能力,同时通过生活和学习的互动,增进情感互融,发展人际关系。比如日本的“榉之乡”。
国内的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也在尝试这种模式,比如正在规划的“星星小镇”
结语
对自闭症的研究和康复一直在进步,期待有一天真的能让“来自星星的孩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儿童自闭症农村医保可以报销吗(自闭症相互宝可以理赔吗)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