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社会故事法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应用 {高功能自闭症}
写作要点包括以下几点:(1)具体叙述,尽量使用正面叙述。(2)单词和句子的长度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简洁明了。(3)必要时可附图片帮助理解,有听觉学习优势的自闭症患者可录制成录音带。(4)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解释抽象的概念,用直观的或实用的词语解释一些模糊的词汇。(5)尽量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从儿童的角度)。(6)注意你使用的语气,避免那种必然会发生的语气。(7)故事长度看能力调整,能力低的最好每页一句。(8)句型比例最好是2~5个描写句、视角句、肯定句或合作句,0~1个引导句或控制句。
社会故事的句式有:描写句、视角句、引导句、控制句、肯定句、合作句等。句子是用来指出一个情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具体客观的描述。说明事情的经过,句子的内容要尽量接近事实。透视句主要描述情境中看不见但很重要的情绪,描述他人内心的想法、观点和感受。引导句用于在情境中建议适当的行为反应或提供选择,引导个体做出预期的行为。肯定句用于表达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指出原则和规定。控制句是从自闭症患者的角度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哪些策略来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行为。合作句要指出他人在情境中会如何帮助自闭症患者,主要是帮助老师和家长记住自己在社会故事中的角色。
写作有四个步骤:1。选题2。收集数据。写作4。教学。
SocialStory是CarolGray在1991年倡导的,目的是教授自闭症患者社交技能。家长、老师和专业人士应该根据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写小故事,帮助自闭症患者理解社交的内涵,帮助他们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恰当的社交行为。社会故事多是讲述自闭症患者经常出现问题行为的社会情境,然后从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写个人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者,并提供信息来教自闭症患者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做什么。
教学要点如下:(1)最好选择故事内容发生在教学时间的情境。(2)教学时,先给自闭症者读社会故事,然后和自闭症者一起读社会故事,以确定自闭症者理解了意思,并示范故事中的行为供自闭症者模仿。(3)教学过程中如发现句子有问题,立即改改。(4)当自闭症患者学习社会故事时,他们会从这些故事中退缩。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