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游戏疗法的应用 《高功能自闭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治疗,魏改掉了打人的不良行为。同时,他很喜欢玩游戏,尤其是和同龄的孩子,他能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也愿意和他玩游戏!
游戏的有效性并不完全取决于治疗师的训练和技巧,而主要取决于治疗师对特殊儿童的态度。所以治疗师和特殊儿童之间要营造一种自由玩耍的氛围。在接受特殊儿童时,可以简单说明自己想和他们一起玩的愿望,并表明可以玩很长时间。一定要强调你是想和他玩,不是想帮他。对孩子的态度既不冷淡也不太亲密。给孩子介绍游戏室,介绍玩具材料:“这里有很多玩具。可以随便玩,想玩什么游戏都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治疗师要无条件地尊重和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让孩子感受到治疗师接纳和允许的态度,而不是批评、指责、命令、否定等。举个例子,对于自闭症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你只需要不断地拥抱他,告诉他你有多爱他。在游戏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有耐心,接受和允许,尊重和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
打台球、打扑克、下棋、投球等游戏都有竞争的性质和固定的规则。让薇薇做这样的游戏,可以提高他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过去,他和班上其他孩子玩规则游戏时,经常违反规则,谁让他遵守规则,他就打谁。我们有意识地让他玩规则游戏,比如遵守规则,奖励他多玩一次,让他看10分钟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魏喜欢打正规比赛,但是当他兴奋的时候,他经常犯规。被罚的时候,他手忙脚乱,蹦蹦跳跳,喊着“把电视打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可以自觉遵守规则,减少犯规次数,直到完全遵守规则。
“你根本不听,不让你动杯子,你不动,打碎它。这个杯子是我妈用5块钱买的,我妈辛辛苦苦半天才挣5块钱,你这孩子!”薇薇扮演父母的角色,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价值观,也结合了财商教育。
难度。具体操作如下:
为什么魏总想打人?妈妈说不清,薇薇自己也说不清。我们只能从她的陈述来判断薇薇的过激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只能靠说教和惩罚来纠正,往往是无效的。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很叛逆,不喜欢被约束。如果采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进行矫正治疗,会有什么效果?
用小玩具做一些有情节的象征性小游戏,让薇薇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具体方式是让薇薇戴上面具,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薇薇在众多面具中挑了一个杯子。魏巍谈到狮子吃小动物和人。说着说着就开始扔东西,砸玩具。我们开始干预,提醒他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醒他这个故事:狮子很凶,但是你有办法控制狮子。怎么会?魏开始练习狮子的虚构故事和狮子的标准化活动,相当于训练自己。
第一种,实用游戏:玩的时候没有规则。孩子们通过玩耍他们的身体和摆弄有形的物体来获得身心的快乐。这种游戏可以为孩子未来运动技能的形成做准备。适合0~2岁儿童。
这种游戏活动的重点不是刺激和鼓励薇薇如何想象和创作,而是通过绘画活动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
第二类是符号游戏:游戏有内容和形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孩子也可以搞想象游戏,把眼前不存在的情境(事物)想象成存在,在想象中玩游戏。适合2-7岁的孩子。
三、定期游戏:游戏有社交或集体规则,不定期冲动活动减少,社交、教育活动逐渐增多。如儿童之间的体育比赛、合唱、文艺演出等。适合7-11岁儿童。
当治疗师对孩子在游戏室选择的任何玩具或游戏表示出真诚的兴趣时,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被接受了;当治疗者对孩子缓慢的步伐不感到陌生和耐心时,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被接受了。如果治疗师能够放下大人的角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就会更加了解和接纳孩子。
治疗师一定要控制自己为孩子做一些事情的冲动,比如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如果治疗师鼓励孩子在大多数事情上自己做决定,孩子会逐渐学会对自己负责。
因为特殊儿童长期被忽视和压抑,无法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体验。因此,治疗师要对孩子说过的话或做过的动作进行及时的重复或解释,以此向孩子表明,有些治疗师会逐渐变得自信。
薇薇这个年龄的孩子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于是,我们用角色扮演游戏,让他扮演母亲、父亲、老师和被打的孩子的角色,让他体验角色,宣泄情绪,表达愿望。我们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的原始人格。
治疗需要父母的密切配合。很多游戏活动要先让薇薇的父母学会,然后回家指导薇薇玩游戏。同时,也要邀请一些孩子和伟伟一起玩游戏,增加伟伟对游戏的兴趣,让他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接受孩子的监督,学会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几乎没有人能自如地控制每一种情绪。然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经验。如果大人为孩子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然会剥夺孩子感受对自己负责的机会。
宽容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纵。在游戏室里,孩子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做自己主人的自由。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是一种宽容。
在无条件的鼓励和接纳下,孩子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负面情绪,最终去面对和克服。
1.在画纸上画一个框子,指导孩子用画笔的颜色在框子里画,不要出界。2.把画板放在架子上,让薇薇站在画架前画画。3.让薇薇超越画框的限制,在整个画板上自由作画。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该让特殊儿童自由地表达他们所有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这时候治疗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游戏的表现并做好记录,让孩子充分宣泄内心的体验,暴露存在的问题。如果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通过语言和行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他们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就会减少。虽然有时很难理解和解释所有的儿童游戏行为,但我们应该坚信,儿童游戏中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如果孩子打了旁边的娃娃,可能是为了发泄对某个人的不满;再比如一个孩子,喜欢在游戏里给娃娃和老师打针。这其实可能是他痛苦的治疗经历的暴露。一旦放映出来,他就感到轻松愉快。
这种游戏方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模仿活动,发展微微的自我意识,培养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具体方法是:让薇薇站在落地镜前,跟着我们做动作,“手臂向前伸、上伸、下伸、左伸、右伸、旋转”,等等。一般来说,像薇薇这种攻击性强的孩子,在移动的时候反应快,动作准。但当他的情绪被活动唤起时,就会过度兴奋和激动,总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克制自己的行为。他在生活激动的时候,就爱打人。因此,作为一个模仿游戏者,一旦薇薇的行为失控,他应该立即干预并引导他,直到他能够控制自己。为了增加薇薇对模仿的兴趣,我们还搭配了音乐,让他模仿舞蹈动作。
所谓游戏治疗,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是一种利用非语言媒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治疗技术。在游戏治疗中,游戏本身不是治疗的目的,而只是治疗的手段。
治疗师无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但孩子自己可以从与治疗师的关系中体验到这种心理安全感。只有在互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我口头上保证不打人,但是我的涵养能力太差了,然后又打人了。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的时候,孩子都在抱怨他打了谁或者毁了谁。母亲认真地教育他,甚至惩罚他,试图纠正他的行为,但无济于事。妈妈带他去咨询室寻求帮助。
有问题的孩子通常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游戏治疗中,当治疗师把自己放在理解孩子情绪的位置上,用文字反馈给孩子,孩子就能慢慢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想法。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实物来帮助薇薇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具体方法是:先指导薇薇用手指画画,帮助他学会控制动作。一开始,魏毫不犹豫地伸手去画,去涂,去擦,动作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到处涂色。所以画画的时候,随时提醒他不要训练一段时间。他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动作,规范自己的绘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