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境教学法 [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自然情境教学法是将自闭症圆教学法的一些方法与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对自闭症及其他发展障碍儿童进行教育训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体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心理学教授凯格尔博士等人为代表的自闭症自然场景教学法在治疗儿童自闭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自闭症自然情境教学法强调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应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并尽可能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来,起到示范和强化作用。关于治疗目标,Kaigor等人更强调自闭症儿童自立和自控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功能分析的作用得到了强调,使治疗师能够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治疗目标和方案,如。另外,自闭症儿童不一定要达到规定的动作,只要表现出交流意向或行为努力,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奖励。在治疗方法上,针对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行为动机的问题,治疗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的原则,鼓励自闭症儿童尽可能多的交谈和交流。如果说自闭症圆教学法擅长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特定的技能,那么自然疗法在促进自闭症儿童的主体性和行为的自然性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在教育目标上,自闭症自然情景教学法强调自闭症儿童主动性和自然行为能力的培养。行为的普及是从训练开始就考虑的。
自闭症自然情境教学法非常注重教育环境的安排:训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进行。用不同场合的各种例子反复训练同样的技巧。
强调自闭症儿童与非残疾儿童的交流。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参与训练过程。
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通过自我管理的训练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奖励等等。
注意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活动由自闭症儿童自己选择。他们不一定需要完成所需的动作。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奖励孩子的意图和努力。
强调功能分析的作用。所有参与教育的人都应该注意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从而有效地引导孩子使用替代行为来减少问题行为。
教师应创设具体的客观情境,激发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让这种努力在自然的结果中得到回报和加强。
与强调情境教育应用的原则相对应,对家长的培训和帮助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自闭症教学方法的特点 | 自闭症自然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 教育环境结构坚固。一般不与自然活动相联系。 | 结构松散。寓教于乐是基本特征。 | 干预方法以教师的直接干预为主。尽量避免孩子的精力被分散。 | 老师的干预是间接的。孩子们可以经常选择活动。 | 刺激项目一般是老师选的。老师经常重复指导,直到孩子们学会规定的动作。 | 一般都是孩子选择。教师经常改变和使用不同的指令。 | 帮助老师经常用肢体辅助,比如用手矫正孩子的口型,帮助他们发音。 | 教师经常使用自然辅助,如改变环境和活动来教孩子说话。 | 联想教师安排活动,控制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不一定起作用。 | 老师很自然地和孩子互动、玩耍。活动是功能性的,也就是孩子们想要的东西 | 目标行为奖励通常基于正确的目标行为。只有正确的行为或接近正确的行为才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 教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指导。所以,孩子的努力和反应得到了及时的回报。 | 鼓励和奖励老师经常用食物来奖励孩子,有时会把食物和表扬结合起来奖励正确的行为。 | 除了社会奖励,教师主要采用自然奖励法,即孩子行为的结果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奖励。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