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问题行为的作用有哪些? <自闭症机构>
很容易区分社会性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前者是添加东西,比如注意力、具体物品;后者是摆脱任务需求。这两种功能都与他人相关(社会性),所以这些功能的行为在学校、治疗时间、社区环境中都是常见的。
孩子咬自己,也许是为了从环境中获得刺激,这叫“自我强化”。当这些行为发生时,他们周围没有人,或者没有其他人与孩子互动。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各种场合,以至于我们很难区分它的作用。例如,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会摇晃身体,用头撞墙或哼哼。与自我刺激的行为的其他功能不同,行为发生时,没有其他人在场,他也不在一个活动中,不同情境下环境发生的频率大致相同。即使孩子坐在别人旁边,也与那个人无关。孩子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想得到感官刺激。
成年人可以看看ABC图。如果他们发现很多行为是在要求孩子挂外套、学习用闪卡、看图片和东西之后发生的,那么孩子可能会用他们的行为来逃避工作。
也有可能同样的行为(咬人)不仅是为了获得关注,也是为了逃避工作。然后,必须针对每种行为设计不同的对策。这在行为科学中被称为“社会负强化”,它还涉及到一个或多个其他的,但孩子在这里寻求的强化是大人拿走了一些东西,比如取消给他的任务指令。
如果自闭症儿童在超市糖果货架的过道上尖叫打人,可能是想得到特定事物或大人注意的行为。如果ABC的数据记录上写着“他要棒棒糖,我跟他说不要”“他开了电脑,电脑却关了”“我在接电话,她走过来开始打我”之类的话,那么这些行为很可能都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者是为了用什么东西。
这种自闭症问题行为的作用在行为科学中被称为“社会性的正强化”。“社会性”是指涉及一个或多个他人;“正强化”是指一个孩子需要得到一些东西(棒棒糖、电脑或者上面的电话例子来引起注意),这些东西会强化他的问题行为。
自闭症行为的功能主要有三个:孩子想要什么,远离什么,或者只是寻求感官输入。
如果你看到一个同时包含不同功能的自闭症问题行为,不要惊讶。孩子同样的行为会得到不同的反应,但你应该看到一个固定的模式。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行为75%的功能是寻求关注,25%是逃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