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为什么成了中国家长的“破财机器”? [孤独症]

时间:2022-11-10 00:00来源: 作者: 点击:
  

“我在湖北一个小县城,孩子现在可以领补贴了。自费1000块钱一个月是可以的,但是说实话,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机构没有可比性。我给孩子报了早教班,一个月1500左右。”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经颅磁疗、神经修复疗法、胚胎介入、中医针灸、排毒疗法,甚至连求神拜佛也成了一种特殊的医学。父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大胆尝试“治愈”法律,孩子受罪,但目前还没有效果。父母白白付出了期望,最后只能“引起抑郁”,掏空钱包。

“一次按摩300块钱,去了几次,孩子受不了,没去。”

重复诊断是第一个费用问题。欣欣在吉林的家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不少钱。“第一次检查花了3000元。不信你再查一遍。”只要一纸诊断书,孩子就“确定”了。如何做到这一点?不去几个医院,不找几个专家,是绝对不行的。父母接受需要时间。

康复师资缺口大是另一个原因。

他们是中国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可以拼命赚钱,干预家里,毫不犹豫的为孩子花钱,不向生活的问题低头。

一年多下来,参加各种课程,尝试各种方法,加上北京的房租和生活费,花了将近30万。“我能把最好的给我的孩子。很多地方都要花钱。家里现在养不起一个孩子。但是真的很有效,为了孩子进步,很值得。”

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

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是中国父母最愿意放弃的。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自闭症孩子,这个童年都只是漫长花钱之路的第一步。晨妈说,“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成本不低,就像普通孩子的兴趣班一样。”

康复课程和兴趣班不一样。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一对一,大部分都是一对一。即使是团体课程,也是配有一对一的强化课程。对于组织来说,90%的成本是人力方面的支出。

一位父亲这样对我说。

首先,上课频率高。研究表明,一名自闭症儿童每周需要40小时左右的强化干预,该机构每周的课程对一名儿童来说约为15-25小时。这是什么概念?这和给孩子报20个兴趣班的费用差不多。

“省里的大医院都去过了,我去过北京两次。”

“坐标黑龙江,5岁小孩,机构4800元一个月。日常生活,孩子的衣服鞋袜玩具,一个月应该接近1000。孩子长得快,希望抓住这个黄金工作期待。”

“我在北方某二线城市。诊断花了2680,评估花了2500。我要上班,只能整天在机构托管。一个月4200我负担不起。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效果。”

“我至少要给孩子留100万,保障他以后的生活。”

与兴趣班“不踏实”的心理不同,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课程是“必须要上”的。但是兴趣班一周只有1-2节,而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一周需要15-30节。

首先,孩子自己的干预。这个价格会受到机构所在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据调查,市场上一般干预价格在每小时100-500元不等。家长自己的学习,孩子迟早会离开机构,孩子的成长在推动家长快速成长,报名线上线下课程,自己学习干预知识和方法。讲座价格不定,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在四川,给孩子报了两个机构,都是半天,一个月上午3600,下午学费6000。除了孩子,我还在网上参加家庭培训课程,一个月1500多。有什么线下讲座,我就去参加,一年也就十几万。”

有人说,自闭症干预对家长来说,就像一台“破财机器”。

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和诊断标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上康复课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使得一些机构不得不招聘非专业的老师。而新教师培训成本高,培训时间短,教孩子效果差。为了让孩子进步更快,家长会选择花更多的钱,找更好的老师。

“孩子确诊前,我父母和公婆都有退休金。在我辞职之前,老公的工作在当地还不错。一个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很容易。现在,还不够。”

根据教育部2019年6月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2956所高校。其中,开设特殊教育的学校只有62所,仅占全部高校的2%。每年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屈指可数,毕业后从事康复教师这一职业的就更少了。

2018年底,陈辰妈妈带着3.5岁的儿子来京寻求诊断。告诉她医生孩子疑似自闭症,程度不重要。立即开始干预。在考虑了家附近的机构和北京的一些机构后,我认为孩子还小,还“比较温和”。好的教育可能很快就有效果了,家里决定把孩子送到北京干预。

研究表明,目前自闭症没有“治愈”的方法,教育干预是最好的选择。选择正规的机构,科学的干预方式,才是孩子进步的保障。

干预是一种回报不明确的投资。有对孩子投入很多的父母,有拼命为孩子赚钱的父母,有努力为孩子的未来铺路的父母。一件500元的衣服会犹豫很久最后放下,而家长会毫不犹豫的掏钱上500小时的课。

无处不在,这些家长的账单反映了一个自闭症家庭的巨额开支。

孩子的日常生活,说到底,自闭症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也有和所有孩子一样的需求。衣食住行,一切都要花钱。异地干预需要路费和房租,机构幼儿园或者多个机构联合。有些家庭会选择残联补贴的定点机构,或者在一定年龄内按照当地政策申请报销。但是介入康复仍然是一笔昂贵的费用。

“半日制机构半日制幼儿园,两薪。机构一个月20天左右,一个学期三个月15000多。我还额外给孩子请了一个一对一的老师,一小时250元,一周三天。干预一个月要8000元。幼儿园一个月2000块,虽然是半天,但是也是全款。这样算下来,光上学一个月就要一万块钱。”

但是干预不是西西弗斯的石头。被推来推去总会回到原点,无休止的重复却毫无效果。康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量变带来质变的过程。坚持科学,就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我家的孩子比较认真。他们今年10岁了。他们之前在其他机构工作过几年,一个月三千多。他们有国家补贴,所以没花太多钱。现在找了个寄养的地方,一个月800块。我不上课。我需要有人照看我的孩子。我会赚更多的钱。我老了,有钱可以依靠。”

给孩子选择机构的时候,要选择符合自己家庭情况的,不要选择远远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大的经济压力会使其难以坚持,也会造成心理负担。除了让孩子在机构学习,家长还可以多利用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孩子在机构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来弥补孩子在机构的缺失。如果你在为如何选择机构和平衡费用而烦恼,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只有知道这7点,你才能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你孩子的康复机构!

几个家长给我提供了他们的账单。

高昂的费用,紧绷的精神,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这些都不禁让父母感到焦虑。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是一场持久战。

“一针800,我付了10倍。”

有些疗法打着“治愈自闭症”的旗号,抓住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渴望,牢牢攥住家长的钱包。

昨天在湖北和陈辰的母亲聊天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年因为疫情,一家人不得不留在北京,孩子不能上课。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