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轮流,不能等,自闭症孩子太急躁怎么办? [感统失调]

时间:2022-11-10 00:00来源: 作者: 点击:
  

我们可以用“视觉暗示”的方法,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等待的价值。可以利用视觉线索表、闹钟、图片系统等线索,帮助孩子理解等待的意义。

但是自闭症孩子不给自己安排活动,忍耐力更差,所以会在等待的时候发脾气。比如小孩子在游乐园排队玩碰碰车的时候,前面的人一眼看不到头,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轮到自己。因为孩子对等待感到焦虑,这时候很有可能会发脾气。

也许很多家长都想过,“为什么孩子这么没耐心,总是不爱等?”其实这并不是偶然造成的因素。

“抱有希望”是我们经常用来安慰自己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和想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不能满足当下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到。

所以,虽然我们明白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思想,但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形成自己想要的、必须马上得到的行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等待意识,习惯“延迟满足”。

如果孩子不能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不要理他,跟他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家长要记得硬起心肠,否则训练就白费了。

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往往存在缺陷,有时表达不清,要求得不到满足后会马上发脾气。长此以往,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会逐渐加深。当孩子有要求时,父母为了避免他发脾气,会马上满足他,孩子不需要等待。

包括等待后孩子能得到什么,要等多久,随时让孩子知道等待的进度,是避免孩子因为焦虑而发脾气的最好方法。

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交替游戏,就是孩子玩一会儿,你玩一会儿。如果你想参与游戏,你必须等别人来玩。这是让孩子学会等待的好方法。

比如在小区院子里,当孩子争先恐后地荡秋千、滑滑梯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排队,轮流等待玩耍。

看到这些图片,很多家长是不是很熟悉?似乎他们能在孩子身上找到这些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用闹钟提醒孩子学会等待。孩子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洗漱。家长可以将闹钟设置为6:20。闹钟响后,他们可以告诉孩子:“宝贝,我们有10分钟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很快就要起床了。”

孩子一出门排队,就受不了,往往马上就发脾气。

除了训练孩子的等待能力,还可以刻意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体验等待。当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可以得到,但是他要等一会儿,或者他要完成某件事情才能得到。

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平时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故事书,或者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戏打发时间等等。这种新的刺激能迅速吸引他的注意力,转移他的注意力。

等待的时候,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大家都会觉得无聊。通常在排队结账的时候,我们成年人都会拿出手机刷刷微信和微博,找点东西给自己打发时间。

有些家长可能会反映,孩子的急性子其实是自己的习惯。

对于事先约定好的规则,家长要坚持,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放弃原则。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要委婉坚定地解释,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家长也不要溺爱、纵容孩子,不能一次次降低底线,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当孩子已经安静地等待时,我们要及时加强他:“宝贝,你可以一边排队一边自己玩玩具,这太好了。”孩子需要明白什么是等待,如何用这种方式去等待。

比如我们想去逛街,但是工作日要上班的时候,我们就会期待周末。虽然等待很漫长,但我们不会把自己逼疯。自闭症儿童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能提前了解,就能减少焦虑。

首先,有些家长会把原因归结为“孩子有自闭症,正是这种病导致了孩子的急性子”。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孩子自身发展的问题是很大的因素。

然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迟缓,这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和控制力较弱。所以,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冲动,急躁,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急性子”。

有的家长会想,为什么孩子不能耐心一点,或者等一等?但是耐心和等待的技巧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可能孩子还没有学会这个技巧。

孩子等不了,就要插队,过马路不看车,闯红灯。如果他们不能吃东西,他们会抓住热炒锅,这会给别人和孩子带来麻烦和危险。所以,教会自闭症孩子学会等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做好“预干预”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干预方法。事情发生之前,事先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好。

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候做一些事情,比如在妈妈接电话的时候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静地等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妈妈在说话的时候你还能自己玩。”

给孩子一些时间去体验和比较,让他知道等待是什么感觉。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唱一首短歌,或者从1数到10。让孩子明白“等待”只是短暂的时间。

既然知道孩子没有耐心,不喜欢等待,就应该对他们不恰当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干预,也就是教会他们恰当的行为。

作为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社会规则之一,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忽略了等待孩子的重要性。

另外,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想玩就玩,这是我们的天性。当孩子的要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发脾气或者哭闹是很自然的。

另外,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消耗耐力的运动和爱好,比如慢跑,让孩子逐渐适应接近终点的感觉,画画,让孩子耐心地完成一幅画。

当孩子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如果一时得不到,难免会哭。既然这个等待的过程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尤其是等待后的不确定感也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感,那么当我们提前预测到孩子会遇到等待的事情时,就应该及时告知他们。

所以,我们在选择孩子需要等待的事情时,不妨试着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告诉他们在等待期间可以做什么,避免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等待的时间上。

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提高和发展的。普通孩子在童年时期的这些能力都不是很完善,要到10岁左右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学会等待,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自闭症孩子也需要,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教孩子这种能力。

所以,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责怪他们,要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