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闭症回归主流:我只做了一件事! <关爱自闭症儿童>

时间:2022-11-10 00:00来源: 作者: 点击:
  

和同龄人相比,晓晓三岁不会叫爸爸妈妈,不会说话;想吃只会拉她去柜子;逗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不是哭就是笑,笑了也没反应,从来不直视别人;很安静,很安静,很吵,可以玩一下午的玩具。

三岁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小肖该上幼儿园了。晓晓的妈妈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把他送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而是送到了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希望晓晓能和其他孩子交流,融入群体。

老师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像晓晓这样的孩子。母亲耐心与老师沟通后,老师很配合。于是在幼儿园,晓晓成了一个被老师照顾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有人喂他,上厕所的时候有人跟着,午睡的时候还专门安排了一个老师带他去教室玩...

自闭症儿童,他的世界不允许别人介入,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听父母和周围亲人的喊叫声。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间长了,他们的生理机能会退化,自闭倾向会越来越严重,对心理伤害很大。

“晓晓对人不感兴趣。他只对事物感兴趣,所以他在学校很难和别人交流。”晓晓的妈妈说,有一次晓晓的鞋带松了想让老师帮他系鞋带,但是他又表达不出来,就把鞋带松了的脚伸给老师,什么也没说。

“只有这一次陪你的孩子。错过了就回不来了。”经过各种权衡,在晓晓五岁的时候,晓晓的妈妈决定辞职回家,全心全意陪伴儿子。

“我上学主要是帮老师解决解决不了的事情,为了欢笑和融入校园生活做各种工作。”晓晓的妈妈每天在学校帮老师做整合工作。她越了解学校生活,就越懂得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这对小肖融入校园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晓晓的妈妈还要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孩子每天在学校应该做什么,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回家后,她会根据这些内容反复训练孩子。

每个人的爱和微笑都应该被感受到,因为他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集体。晓晓的课不用贴课程表,因为晓晓每天都把当天的课程表写在黑板上,六年来从未出过差错;每次老师在教室里说值日生该打扫卫生了,他就笑着冲出来打水擦黑板。晓晓喜欢电脑。每次上课上电脑课,关电脑是他的任务。谁抢着干,谁就跟他急...只要他能做到的,他都主动做第一个,工作非常努力认真。

仅仅省钱是不够的。晓晓妈妈要培养儿子花钱。为此,她带着儿子去了一家小店,引导他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自己掏钱,等着钱补上。然而这并不容易,儿子也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原因。于是他妈反复跟他说,他喜欢的东西不能拿,要付钱,要用劳动所得交换。

为了让孩子有自理能力,晓晓的妈妈很早就开始有意识的训练。孩子回家,她会反复教他们做家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晓晓现在可以做很多家务了。为了鼓励他笑,他每次做家务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比如他洗碗一次会得到五块钱的奖励。晓晓每次发工资都会小心翼翼的存起来。现在他已经存了几百元了。“现在每到周末,洗碗都成了笑料。”妈妈笑着说。

其实晓晓刚上小学的时候并不顺利,满脑子都是笑话。还记得小小独自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让每个学生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名字。轮到晓晓的时候,他站了起来,没有说自己的名字,而是报出了公交站名:“下一站杨公桥,下一站半月楼,下一站沙洋路……”这些站名正是晓晓来学校坐公交时公交电子语音报站的名字。

笑笑上学全是笑话,说胡话,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现在,在妈妈的心的陪伴下,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顺利的读完了幼儿园和小学,现在正在上中学。

一开始,晓晓要么是不愿意付钱,要么是不得不买多余的东西,要么是忘了等别人把钱补上。面对种种问题,妈妈并不气馁。她一如既往地耐心教学。现在晓晓可以自己买东西了。

晓晓已经小学毕业,正在读初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晓晓不再需要妈妈的陪伴。在同学眼里,晓晓只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普通孩子,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背后的艰辛和付出,可能只有晓晓妈妈自己知道。

在一些行为习惯上,晓晓妈妈也是从小注重培养的。所以,晓晓有很多好习惯。他从不骂人,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东西总是摆放整齐,从不睡懒觉。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其实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晓晓班上的同学都是好孩子。在这六年里,晓晓可谓是班里的小霸王。从来都是他一个人打别人,别人都不会打他,更不会欺负他。”妈妈感慨地说。

孩子上课的时候,妈妈会在教室外面上课。回到家,妈妈会给儿子一一讲解重点,让他课后练习习题。“如果错了一次,就做第二次、第三次...然后转向同类型的练习,反复练习。”晓晓的妈妈说,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她会在课后找老师请教,直到听懂为止。

“他宠坏了我。除了高兴他学会了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我在他心里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值得信赖的亲人。”妈妈宽慰地说。

有一次下毛毛雨的时候,晓晓把垃圾桶外的垃圾扔在要走的路上。我妈看到了,站在那里笑着提醒我,但是她不明白我妈为什么不走。这一站就一个多小时。最后,在妈妈的一再提醒下,晓晓终于明白了妈妈不走的原因,因为她没有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于是晓晓把垃圾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妈妈拉着他的手走了。

在小学,只要是上课时间,每天都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在学校,风雨无阻。这个人是晓晓的妈妈。

晓晓的妈妈说,除了教孩子学习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规则,尊重规则。只有尊重规则,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自闭症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被嘲笑,就不想把孩子送回学校。晓晓上完了幼儿园,然后上了小学。除了他自己的公司,更多的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愿意容纳他的学校和班级,还有爱他的老师和同学。正是这种包容,让笑笑顺利完成了小学课程,让他慢慢融入了集体。

晓晓的妈妈说,儿子偶尔会宠她。笑笑喜欢玩电脑游戏,但他很守规矩,周末只玩一会儿。有时候真的想玩,我会和妈妈一起玩,说“让我玩一会儿,就玩一会儿~”看着儿子撒娇的样子,妈妈笑着也忍不住点头。

干预是有效的,这无疑给晓晓的母亲打了一针强心剂。她坚信,只要用爱陪伴孩子,孩子一定会好起来。于是,晓晓的妈妈有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努力走进儿子的世界,不做他的陌生人。

晓晓的妈妈一开始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以为孩子只是内向,长大了自然会变好。但是后来出了问题。我立刻带着晓晓去了医院,跑了市里两家有名的大医院。最后,医生诊断晓晓患有自闭症。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儿童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干预训练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家里,他是个小暖男。家人生病他会很焦虑。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面部表情中的焦虑温暖了家人的心。晓晓每天都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她的反复指点下,晓晓也学会了下面的给妈妈吃。

虽然我也曾伤心绝望过,但微笑总能给妈妈带来惊喜和温暖。晓晓六岁的时候,妈妈因为晓晓而情绪低落,晓晓感受到了。他做了一件让她一辈子都觉得温暖的事:把水放上,让她洗脸!正是这件事,让晓晓妈妈的眼睛酸酸的,也让她明白,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去陪伴。

“我就像孩子世界里的陌生人。”微笑着,母亲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忽略自己,因为在孩子心里,大家都是陌生人,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从最初的“陌生人”到能够走进儿子的心里。在这个过程中,晓晓的妈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流过泪,吃过苦,但从未放弃。

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生活还得继续。晓晓的妈妈及时调整情绪,查阅相关知识,经过多次调查,选择了专业机构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明显。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因为晓晓的病,他在幼儿园没有交流,老师教他什么他都没有反应。微笑没有自理能力,吃饭需要老师喂,上厕所不会蹲着,不会穿衣服裤子。中午孩子们都钻进被子睡午觉,他们却笑着不睡午觉,中午还吵吵闹闹。

晓晓的妈妈说,这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对孩子要有耐心,要学会读懂孩子的心,不要总是用大人的眼光看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因为晓晓的理解能力有限,晓晓的妈妈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不高,但是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在五年级上学期的基础知识考试中,晓晓居然取得了98.5的好成绩,对于一个不会交流、不会写句子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奇迹。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道路上,家长的用心陪伴和投入是极其重要的。也正是晓晓妈妈深沉而伟大的母爱,让晓晓逐渐融入人群,让一个自闭的孩子完成了从孤独到快乐的蜕变。在这条路上,这位伟大的母亲已经走了十年。这十年,她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都花在了儿子身上,从未间断。这十年的大爱,照亮了这个星孩的世界,引领他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微笑,和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有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但他也不同于其他孩子。他患有自闭症,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很多时候,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他的父母对他来说甚至只是陌生人。

当很多父母都向晓晓妈妈学习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话:可取的是,他做什么事我都陪着他,让他同时做很多事,让他有困难的时候不要太麻烦。

经过十年的精心陪伴,晓晓的妈妈享受到了甜美的果实。当我再次带晓晓去做专业鉴定时,晓晓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其他自闭症孩子完全不一样——社交能力、词汇量、读写能力都高于其他自闭症孩子。测评结果显示,除了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晓晓在其他方面与同龄人没有太大区别。他已经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了!

而晓晓妈妈在儿子心里就是这么一个陌生人。

微笑的表现一开始让孩子很惊讶,后来就笑了,让妈妈特别心疼。幸运的是,晓晓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知道晓晓的情况后,她告诉所有的孩子,要用爱去包容,去微笑,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团结的大集体。在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晓晓遇到了困难,同学们都热心帮忙,甚至出现了小陪护。欺负晓晓就是欺负全班同学!每个人都以帮助、保护和微笑为荣。

这个笑容让老师很困惑。由于老师从未接触过这样的孩子,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观察了很久,发现晓晓的鞋带松了,就赶紧系鞋带。

晓晓的妈妈总是站在晓晓身后,和他一起做一切事情。

上完幼儿园,晓晓该上小学了。为了让孩子跟上学校的进度,晓晓的妈妈成了这所学校的特殊学生,每天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学校有跳绳课,笑总是跳不好,达不到要求。晓晓的妈妈去找体育老师详细了解情况,请老师教跳绳的教学方法,回家后拉着他的手反复指导晓晓练习。别的孩子可能两三天就学会了跳绳,过了好几个月才学会笑,最后通过笑学会了跳绳,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

晓晓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连妈妈对他来说都是陌生人。

对于晓晓的妈妈来说,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照顾晓晓。晓晓每天晚上睡到半夜,睡觉前要起床玩两个小时,妈妈就要陪他玩。除了上幼儿园,晓晓的妈妈还要带儿子去干预机构接受培训,这让她不堪重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