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跟老公闹翻了,我决定做一个心机的老婆! 《自闭症康复中心》
在这里,我带着孩子日以继夜的跑,带着他们训练,累死了;那边我爸天天像坐月子一样在床上玩手机。很荣幸。
是的,在特殊的日子里,父母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帮助孩子远离伤害。如果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反而会担心、焦虑。
而且在我的“威逼利诱”下,父子俩真的走得很近了。
每天,父亲和儿子在一起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背着背,一起摇摆床单。坦白说,并不是游戏有多有趣,因为小孩子没有想象力,都是大人玩的,经常拿不出手,但是大家都觉得舒服。
无意冒犯,但孩子这么小的进步,老公这么小的改变,都能让我开心。其实人生大概也是如此。经常被鸡毛,恶臭的烟雾,偶尔的小财覆盖,总能支撑我们继续前行。
也许,人类都是一样的。对任何东西付出越多,就越放不下,反之亦然。
想了想,过了两天,找了个晚上,做了点酒,边喝边和老公聊天。我们心平气和地谈了很久。
但是这个假期太长了。我没想到,一向以职业保姆自居的我,会在这艘封闭的船上崩溃,频频爆发出我一直努力避免的歇斯底里。也是在这期间,我意识到我不能和宝宝一个人战斗。
我的儿子陈宝五岁了。从他三岁半开始,我就全职带他。他很活跃,每天都出去散步,每周都要去商场或者公园,但是疫情牢牢地把我们关在家里。我担心他的情绪问题,他的退步,他的问题行为的扩散...
一开始,为了建立他的信心,我把他的辅导作业安排成晨会的议题。一旦任务顺利完成,他会高高兴兴的来找我炫耀,邀功。
最厉害的一次,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心情不好,体力不支,勉强绷着神经帮孩子做作业。结果孩子像恶魔一样不配合,我就生气了。这时,陈的爸爸就在他身边,用一种局外人的口吻慢慢地说,“你的脾气怎么这么暴躁?慢慢教!”我因为这句话火气飙升,后面两个人吵得特别凶,这里省略三千字。
我们身处一个封闭的空间,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不理解,似乎也不打算融入我们母子的生活。偶尔抬头看他,感觉不到眼前这个人会是我老公或者孩子的父亲。
进入这个圈子两年多,发现大部分家庭里,父亲在外打工赚钱,子女插手,做家务等等,只有母亲支撑。所以间歇性崩溃是很多妈妈的常态,而爸爸的家庭责任感越来越少。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以前爸爸对陈辰说“叫我爸爸”,陈辰只会跟着说“叫我爸爸”最近和他爸爸玩的很开心,我居然主动用拖尾的、动情的语气叫他“亲爱的”。
但是孩子的爸爸毕竟是成年人了,有时候也做不出高帽子。如果他懒,他就是不想做。那我就各方面逼他参与。如果他表现好,我会对他好,做好吃的,晚上熬夜陪他玩游戏。如果我懒,坐月子,我会端上各种蔬菜和大白菜。
三月的风吹进窗台,吹掉树枝朦胧的生命力。日历上的春天早就该来了,可武汉的春天还在沉睡。
我不怪他以前在外面忙,但是现在呢?时间越久越失望,不同意就可以吵架。
终于,在我情绪崩溃的那个晚上,我意识到,我不能一个人干预孩子。我们家现在的状态就是恶性循环,我越来越累,陈爸爸也越来越接近这个家的边缘。
经过协商,我们重新安排了家庭生活,陈爸爸正式参与照顾宝宝。
争吵过后,躺在床上,我的眼泪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如果可以,我不会这样和他争论。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一切都是这样。我该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境?
爸爸就像《动物总动员》里早晨的闪电。他行动缓慢,脾气温和。一般他不会生气,但是会很生气。但这一次,我没有让他得逞。
他从我这里学到了“亲爱的”这个词。他高兴的时候就这么叫,无形中坚定了只打算做个懒鬼的父亲。
未来,我们一家人要学习更多,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每一天都过得好。
但是,陈辰有时不合作,心不在焉,不停地跟着大人模仿,什么也没教进大脑,简直是在糊弄人。他爸的教火了,我得赶紧灭火。
其实他也不想让我天天看着他,所以我一听说他每天做一点点,觉得这点小事没问题,就同意了我的分工,照顾宝宝。(哈哈,当然不会那么简单。我的目的是先介绍他,从少到多。我不能一开始就让他觉得很难,有太多事要做。)
一般我会把孩子的爸爸叫进房间,递给他一支烟,听他气急败坏地抱怨那个问题怎么样...我赞同他,和他一起批宝宝。得到认可后,他的怒气消了,我表扬他做得好。
至少,陈辰终于可以体验到父母带给他的快乐和与人玩耍的乐趣。
在家呆的前期,和前两年一样,我承担起了带陈宝的主力。爸爸平时在外工作,陪陈宝的时间不多。他看着儿子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实话,武汉刚宣布禁止外出的时候,我还庆幸能在家多休息几天。我也很高兴过年不用走亲戚。毕竟每年看到别人的花式娃娃真的是一种折磨。
带自闭症孩子就像一场长跑。有幼儿园或机构的时候,是团队合作的接力赛;如果不借助外力,那就是一个人的马拉松,没有终点。
对于女主人来说,也就是对于我来说,孩子父亲的一点点介入,是否真的能教会孩子什么,对于家庭氛围的调节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空闲的时候心情很好,安心做饭也是一种享受。即使下雨,感觉也会是好天气。
每天一般都带着晨宝去做课题、手工、感官运动、游戏等活动。此外,生活中穿插自我护理,如穿衣、洗手、收拾玩具等。,很少给他空闲时间。但是当孩子们不在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不在。跟陈宝强化练习了一段时间,我必须承认大人的精力永远赶不上孩子,最重要的是情绪跟不上。
只要我情绪稳定,不跑题,夫妻俩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吵,家庭氛围自然就轻松了。
因为各种担心,我每天都把陈宝的活动安排得很满,没想到还没等孩子崩溃,我就崩溃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