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士:阿斯伯格综合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自闭症康复中心》

时间:2022-11-10 00:01来源: 作者: 点击:
  

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动机和行为,理解他人的需求,并能在简单的社会交往中帮助他人,这在自闭症中是极难见到的。

按照美国的标准,ASD的诊断是基于“社交障碍、兴趣狭窄、重复刻板行为”这两个维度,或者叫两个核心症状。但是从它的描述和程度分类来看,很难把阿斯伯格症放在同一个视野里。

智力:大部分正常,部分智商高,但智力结构不平衡。有些技能是不能用智力测验来衡量的,有些则具有“另类”智力,如心算、机械记忆、图像识别、逾越“推理”、某些直觉超敏感性等。

它们是连续统还是“谱系”一直有争议。毕竟,没有两个自闭症患者是一样的。据此推测,也可以推导出有“孤独倾向”的正常人。这种人真的很奇怪,强烈的专注于一些事情,却对其他的心不在焉,相对的排斥和退缩于聚会和社交场合。更有甚者,他们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正直感”,情商低下,道德守卫,偏激,黑白分明,特立独行,迂腐等。他们的社会角色也比较单一,“无聊”。这里就不提了。

他们大多没有感觉层面的“超敏反应”和抵抗,但自闭症一般都有明显的感觉异常。

时至今日,学术界都在尽力思考自闭症的核心问题。虽然提出了很多假设和理论,但仍然跳不出两位先驱的描述和定义来给谱系儿童定性。所以不乏有被学者命名为“坎纳型”和“阿斯伯格型”自闭症的孩子,这是有道理的。某种程度上,探索自闭症病因的历史几乎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过程,许多似是而非的“突破”最终都是短暂的,比如遗传学、生物学和脑科学研究的大量“发现”……

毫无疑问,这两位伟大的先驱都从临床的角度看待自闭症,并对该疾病提出了如此完整和准确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学者有最好的洞察力。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坎纳和奥地利的阿斯伯格几乎同时报告了自闭症,但坎纳似乎将其视为“不治之症”,而阿斯伯格则认为这些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拥有一些特殊技能,一种“独特而创新的特质,很可能在未来取得杰出的成就。”

在我看来,“谱”是一个自圆其说、义不容辞的标题,所有符合其两个维度症状的孩子都可以塞进这个“筐”里。但是,自闭症的临床病例绝不是那么笼统简单的。

这些年来,我接触了很多阿斯伯格综合症(AS)和自闭症的案例,总觉得两者有一些区别。所以,我一直不愿意把两者混为一谈。

尽管缺乏社交能力,屁股从一开始就愿意与人交流,有交朋友的动力,但能进行良好的眼神交流,这在自闭症中是很难看到的。他们有没有交朋友的动机,是他们之间“本质”的区别。

运动:运动发育不良,动作不协调,容易磕磕绊绊,动作怪异,精细动作差,厌恶写字,不愿意做作业,厌恶运动和上体育课等。

他们似乎很在乎个人友谊,失去友谊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不舒服。自闭症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他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型,这意味着支配这些行为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基础和功能肯定是不同的。这些很难用DSM-5的ASD程度和分类来解释!

综上所述,阿斯伯格症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与自闭症有很大不同。

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弱,知道自己的感受和境遇,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自己的感受,但自闭症几乎不可能。在神经心理学层面,这又是一个“质”的区别。这一点看天宝·格兰迪恩的自传就能明白。

但是,强势文化总是有话语权的。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第五版删除了阿斯伯格综合症,将其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因此人们热衷于用谱系儿童来命名自闭症儿童。

兴趣:大多出现“早慧”。他们从小痴迷于某种知识,喜欢不经自学的阅读,容易沉浸在个人兴趣的东西中。他们可能表现出独特而强烈的记忆力,但大多认知肤浅,无法深究因果关系,难以抽象概括。

语言:语言发育几乎正常,其中有些人有极好的语言“天赋”。从小到大,他们很健谈,也很健谈,但却能互相交流。但“语用学”(灵活活用的语言)不够好,他们没完没了地谈论个人兴趣。

康纳曾将自闭症视为一种精神疾病,起初提出父母冷漠的教养和不当的教养导致了这种疾病。阿斯伯格医生认为自闭症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先天情感接触缺陷。

他们大多天生运动障碍,动作笨拙,但自闭症不一定如此。

他们的固执和偏执行为明显不同于自闭症的刻板行为,尤其是在行为的内容和意义上。

比如,只要你们的互动与他的兴趣和话题合拍,他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他会越聊越深,会更开心,精神上似乎也更亲近你。自闭症是不可能的。

情绪:学前情绪发展基本正常。入学后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愤怒、抑郁、恐惧、强迫等。,出现是由于持续的社会困难和对社会规则的不适应。青春期后情况可能会更糟。

他们往往对别人的“无知”表现出不屑,对“你懂什么”的鄙视是显而易见的,自闭症患者完全不是这样。

从下面这个阿斯伯格症儿童的典型表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它和坎纳自闭症有多大的不同,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

信不信由你,如果你仔细观察亚斯伯格的孩子,他们的“外形”和“精神”与自闭症有非常有趣的区别。

不难看出,Kanner报告的是典型或重度自闭症,认为“自闭症是彻头彻尾的大灾难”。阿斯伯格报告了具有独特特征的儿童,类似于自闭症,表明他们是人类神经多样性的表现。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不奇怪。

如果你对他的感受很敏感,也很包容,积极和他沟通,他就能和你建立起友谊,而且是相当牢固的。

社交:入学前几乎看不到任何社交困难,有交友和主动的欲望,但缺乏社交能力,不懂得观察别人说什么,看发生了什么,非语言交际能力差,以不正当的方式接触他人,感到“厌烦和回避”。很容易因为交友中的一次次挫折而陷入不公、焦虑、愤怒和孤立。

行为:行为幼稚、幼稚、直白,社交场景中有很多不恰当的行为。我“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青春期前不知道怎么害羞/害羞。在极度活跃和极度专注之间游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