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天才,钢琴六级,轮滑冠军……她把自己的自闭症儿子培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自闭症儿童》

时间:2023-01-30 20:47来源: 作者: 点击:
  

意识到孩子各方面都比同龄人慢半拍的陈赛凤,开始带着儿子去各大医院。4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当时医生还建议陈赛凤再要一个孩子,对儿子“只给吃的和穿的”。

快速行动的背后,反映的是自闭症儿童家长内心的紧张、恐惧和焦虑。然而确诊之后,和所有孩子的父母一样,陈赛峰陷入了无尽的迷茫。

后来,冉冉加入了福建省特奥会轮滑队,当时他只有9岁。2010年,11岁的冉冉被轮滑教练推荐参加全国特奥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4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陈逐渐成为一个安静但多才多艺的年轻人。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扮演着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并不难。为了能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护送下正常接受小学教育,陈赛峰拿起了早已荒废的课本,考取了教师资格,进入福州闽侯的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却去了同一所小学的其他班级。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康语特别邀请了一直热心支持自闭症公益事业的陈赛凤,通过线上沙龙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她20年自闭症社会实践和造星的经验,为迷茫的家长提供一些康复建议。

“我爷爷奶奶一进屋,他就哭,一直哭到他们离开。另外,他每次出门都不想回家,坚持一路走到最后。”

“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陈赛峰说。起初,全家人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在儿子日复一日的沉默中,他们不得不承认,孩子需要帮助。陈赛峰开始和冉冉一起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她发现儿子的平衡能力极差,有时甚至站都站不稳。

当然,在陪伴儿子康复的这些年里,陈赛凤并没有被现实打败。

2019年4月作品《大树的眼泪》参加福建省“毕加索”自闭症作品展,获一等奖。

冉冉两岁时,陈赛凤发现她的儿子有些“奇怪”。例如,冉冉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不想和爷爷奶奶亲近。

因为儿子跑了,陈赛凤对自闭症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她还加入了福建省智障人士亲友协会,并担任副会长。

当然,当全国第一的消息传来,陈赛凤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还有希望,他不傻也不笨,他是个特别的孩子”。此后的每一届全国特奥会都从未缺席。陈赛峰说,自从儿子参加轮滑后,有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认知、理解、情绪行为、睡眠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这些年来,随着儿子能力的逐渐提高,陈赛凤为了儿子的恢复和成长,开始挑战儿子的新身份。她当了小学代课老师,加入了福建省智障人士亲友协会,投身自闭症群体的公益事业。

“最简单的指令重复100遍,他也记不住。我行我素,一点意义都没有。”

“要让他适应这个社会,他需要一个正常的环境,需要有人陪伴,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

为了“治疗”冉冉的自闭症,陈赛凤带着孩子在全国各地的康复训练机构里奔波,但最终,她还是决定让冉冉去普通学校。

从自闭症家长到行业内员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陈赛凤走得很辛苦,但也走得很坚定。

把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才更是难上加难。陈的母亲陈赛凤承认,她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但她坚持下来了,因为她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

钢琴考六级,电子琴四级,乐理三级,一首歌听几遍就能弹出主旋律。

“我以为我的生活被一只蜗牛拖住了,但正是这只蜗牛让我放慢了脚步,享受到了另一种生活风景。”

陈赛峰说,儿子在1-3年级时自然就开始学习遵守学校的规则,目的是上课时不影响课堂纪律,安静地在教室里待一节课,从而达到校园融合。同时,她也在家里进行干预,通过吃喝拉撒教儿子照顾自己。

说不出的挫败感是真实的,几次放弃的想法也是真实的,但母亲的身份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让陈赛凤坚持了下来。

老师说学习轮滑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陈赛凤自己买了轮滑鞋,在广场上教儿子轮滑。让她没想到的是,她没有反抗,而是继续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路人每天都能看到母子俩在广场上练习。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