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青春期自闭症的他们应该如何面对异性? <智力发育迟缓>

时间:2022-07-27 00:05来源: 作者: 点击:
  

所以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控制不住的情绪,都成了父母的烦恼。

关于上厕所,还有一次,我记得早上上厕所的时候,一个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大孩子跟我开了个玩笑。他会在门外问“XX老师?你在吗?”如果我回答,他会靠在门口往里看,问:“X先生,你在干什么?”你不理他,他会说:“XX老师在里面拉屎了吧?”如果你还是不理他,他就会敲门,大声问:“XX小姐?你在吗?”我一问,开着门往里面看了看,说:“XX老师?你在吗?”这让我很困扰。毕竟我们日常对话中不会在厕所说这种话,会让人很尴尬。当然,后来我尝试了各种方法让他改变这个坏习惯,尽管这很难。

正是因为前期没有正确建立这些基本的常规行为,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当他们逐渐长大,出现问题后很难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孤独症的康复,从孩子很小到慢慢成长,贯穿多年。这期间,孩子经历学龄、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分析、处理不当,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尤其在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科学、谨慎的面对。

更何况很多家长,包括机构里的老师,其实都有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旦发现问题,就像消防员一般,一般都是去那里灭火,如果有问题,就在那个场景里迅速解决问题。基本上都是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意识和控制力。

现在,他已经能够在熟悉的人面前自如应对。虽然他的语言仍然单调,但他已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自由发挥了。好在他性格很好,不爱发脾气,也不会动手动脚。

事实上,青春期自闭症儿童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一些行为出现问题,没有预防或系统的引导。比如刚才第一个故事,你和异性相处时的凝视,如果过于直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还有一种突然的笑,那种笑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因为与父亲、母亲亲近或长期交往而触碰某人,本意是亲密,却被误解和恐惧;在公共场合把手伸进裤裆;看别人在卫生间排便等。一般来说,其他人不理解上述行为,会认为他们的行为怪异,没教养,从而造成很多麻烦。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长期接触很多学龄和青春期自闭症患者,不妨在此分享一二。

其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由行动构筑起来的,行动的链条是交织在一起的。要知道一个复杂的指令或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小动作组成的,这些小动作终究是动作,这是前提。知道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纠正现有行为或者建立新行为的基础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把行为链的一个环节拆掉,或者换成另一个行为或者行为链。

后来他站在楼道里的时候,一个女老师路过。只要看到认识的人,就会主动说“x老师你好”,女老师说“你好XX。”他会继续说:“X老师,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老师笑着说:“谢谢!你今天也很帅!”老师一走就会说:“再见,X老师!”老师也会在后面微笑挥手说:“再见XX!”基本上全单位的女老师都不再怕他了,有时候还会找他聊天开个玩笑。

有一次,一个女老师要经过走廊,我正好要过去。那个同学的教室就在这个楼道里,平时课间都会碰到他。女老师看到我,很踏实,讲了自己被人盯着看害怕的故事。后来在业余时间,她听说很多女老师和年轻父母都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于是和他的家人一起想了一个应对的对策。

有一次,我在机关厕所小便,遇到一个小朋友正好也在小便,彼此面对着小便池,中间没有遮挡。他出于好奇一直盯着我看,那一刻他变得很尴尬。我急中生智提醒他:“注意!看啊!你要尿在裤子上!”那是解决尴尬的唯一方法。事后,我想到了这件事。还好是在康复机构的厕所里,我们可以互相理解。如果是在外面的公共厕所会怎么样?如果这是在学校,会不会让其他同学反感,引发矛盾?所以,这也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随着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会出现很多不平衡。随着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他们自然会努力练习,却不知道自己的浅薄和谬误。他们对异性的关注远比以前多,内心的感受、欲望、需求都比童年有了明显的变化。

很简单的事情。有一天下午,我有空就和那个同学聊天,问他是不是喜欢一个女老师,最喜欢哪个,是不是大家都认识,他觉得哪个阿姨很善良(一些小孩子的妈妈),能不能描述一下,能不能再认一次,等等。我笑着问关于异性的问题,他低声回答,一起笑,很有意思,于是我就跟他说,遇到老师,我笑着跟阿姨打招呼。如果我遇到一个认识的人,还想多说点什么,我不妨夸夸她的漂亮或者她的漂亮衣服或者手机。如果我还想说什么,就问女老师今天做了什么,但是一定要微笑!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做教育规划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做正确的、合适的规划。有些家长会提前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并不容易。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就不容易了。所以,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孩子就很难形成错误的习惯,进而改变。所以家长要做好准备,在孩子到青春期之前就开始了解相关内容。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家长会觉得已经告诉他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容易掌握?有家长提到,老师告诉他的时候好像知道,实际需要做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最重要的是用对方法。

也就是说,要从小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等他们小的时候自觉了,可以先进行性教育,逐渐过渡到性教育。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一定要提前预见到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事实上,众所周知,与其提高消防技术,不如做好防火准备。这需要从家长的心态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来改善。试想,如果生活中基本的日常生活、饮食、学习等行为得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在此基础上,青春期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就会少很多。就算有,改正起来也会容易很多。不仅不经常出现,而且很容易改变。

有些孩子会直勾勾地看着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异性,所以过于直白难免会有怪异和不舒服的感觉。

我曾经带一个自闭症儿童。能力比较好,语言表达能力不错,基本能自理。他能做很多劳动。他喜欢穿得更漂亮的女老师,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组织。中大部分漂亮年轻的女老师都喜欢,只要有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走过,他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表情上是相当的全神贯注。只有他一人时,年轻的女老师从他身边走过只要看到他都会害怕,怕他有什么异常举动,原因是他的眼神太直接了,看的时候会停下所有动作,头部还会向前探,即无表情,又无语言,就瞪着眼睛生生的看,把人家女孩子盯得怕了,生怕他会做出什么动作。

和我聊完之后,我们就开始练习。我和他开始在走廊和院子里散步。遇到一个女老师,我们问他认不认识她。如果是这样,我们会打招呼。他也更合作了。虽然刚开始有点害羞,说话也有点生涩,但是经过家人和其他老师的配合,一个星期后就完全好了。

青春期自闭症儿童,上厕所发生的尴尬事多了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