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什么是自闭症]

时间:2022-11-04 10:37来源: 作者: 点击: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是弥漫性的,大多是短期的应激反应,无法转化为持久的心境和情绪。

在生活中,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这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情绪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对孩子本身的影响,并做详细记录。

这是因为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现为情绪不可控、情绪激烈、经常爆发、表达简单。

吃完饭,看到奶奶手里拿着红枣,我先和奶奶示范了一下,说:“奶奶,我要红枣。”她看到我奶奶给我红枣,也去跟我奶奶说:“奶奶,我要红枣。”伊一做得很好,得到了红枣。如果她现在想吃,看到我们还没给她,她就会看一看,想一想,然后问我们要。有时候,等不及了,就直接哭了。如果你是认真的,你会打自己的头和身体。我们会立即停止行为,然后安抚,等你孩子情绪稳定了再给她吃。

孩子需要父母长期培养。帮助孩子合理的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以后的社会交往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情绪是一系列主观认知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相应行为反应的总称。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在这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不良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目的,以便我们及时处理或者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育训练方法。如有不适,应找医生检查治疗;如果对训练内容要求过高或者教育训练方式不合适,家长要及时调整训练方式。如果是其他原因,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当我们看到一些对孩子的攻击时,要及时制止,像这位家长一样,防止孩子伤害自己,及时给孩子吃定心丸,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注意不要在哭的过程中直接给她想要的东西,否则会形成坏习惯,让孩子觉得哭就能解决问题,这是绝对不行的。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的成因复杂,具体发生时间和频率不固定,意味着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作为父母,在认真分析情绪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一定要抓住时机,用切实可行的方法积极应对,避免消极应对。父母面对孩子时,一定不能有负面的情绪传递,态度要尽量温和,这样才能尽快解决问题。

同时,孩子的情绪是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学习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家长很难理解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所以很多时候,父母面临着如何处理孩子不良情绪的问题。

2.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伊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直接哭,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会拍打自己的身体。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孩子的情绪,而不惊慌失措,是非常正确有效的方法。

1.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大发雷霆,甚至出现一些攻击性的现象。

自闭症患者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与常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特征已被列为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轻度自闭症儿童的情感成熟通常比同龄儿童晚三年。他们描述情绪的词汇非常有限,缺乏情绪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教育和训练活动中,家长必须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的年龄、智力、训练水平等实际情况,在训练干预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实际需求,在训练内容上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训练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要求。他们不要追求太快,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训练经历和真实感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孩子出现更多的不良情绪问题。

所以不要害怕孩子的哭闹现象。这是自闭症孩子很常见的行为,家长需要注意安慰和沟通。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