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学硕士跨界成为自闭症康复治疗师的成长故事! <关爱自闭症儿童>
毕业的时候,为了做一个项目,上了一年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当我遇到那些不愿敞开心扉的孩子时,我慢慢接受了信任我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临近毕业,一家医院来学校招聘康复治疗师。心里很想试试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就去应聘了,没想到一直做到现在。
经常和学校做心理工作的朋友交流,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做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
在这份工作中,我总是在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是我作为老师最开心的时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我还在市里组织的“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活动中表演了一个节目。过去的青春故事在记忆中依然是明媚欢快的。
这些现象让我心里暖暖的,很开心。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
在工作的第一年,我主动寻求并接受了ABA相关的培训,学习如何使用VB-MAPP进行评估。
我意识到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领域。
研究生期间,我的专业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当时学校新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我偶尔会去参加相关讲座。渐渐地,我对特殊教育领域产生了兴趣。
工作前,虽然参加过很多特殊教育的讲座,了解过一些自闭症的知识,也参加过相关的活动,但从未真正接触过自闭症儿童。
比如在VB-MAPP中看到各个字段之间的联系,利用好中间的联系来调整教学任务,给孩子适当的帮助。
我还记得我试着教一个4岁男孩的场景。走进教室时,孩子正在玩一辆小火车。我问:“我能和你一起玩吗?”男生闻所未闻,不理我。
我必须不断学习很多专业知识,学习自闭症干预技术,然后通过实践提高教学技能。
在普通学校,有些心理老师负责特殊教育,有些学校直接招聘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
这也让我有了新的目标:用自己的力量向身边的人了解科普心理学和自闭症。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何拆解分析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如何在课堂上把握动机并给予帮助…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去中小学做心理老师,或者去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或者继续读博。
工作中学到的和孩子互动、玩游戏的技巧,将来自己带宝宝的时候可以用到。
今年是我作为自闭症康复治疗师的第四年。四年间,可能正是那些小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和自闭症孩子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也逐渐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不管我说什么或拿什么,他都不理会我。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康复师的工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了引起那个男生的注意,我找了一辆车,想加入他的游戏,但是他没有反应。
ABA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表扬别人做得好的事情,让身边的人坚强起来继续做好事,可以帮助我们和身边的人有更和谐的关系。
刚接触这些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以前的心理学知识好像没什么用。
有了这些知识,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
这些经常在我耳边听到的话让我明白,虽然每年自闭症日都会进行科普宣传,但其实我身边的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不知道自闭症的。
在大学里,每年的4月2日,学校的心理学俱乐部都会组织一次蓝丝带活动。俱乐部成员拿着海报和蓝丝带走上街头,了解自闭症。
第二年,当我对各种技能的熟练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面对孩子时,我开始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先把东西弄碎,再把它们弄碎”的技巧。
慢慢的,我开始探索如何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与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
大学时老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成为康复治疗师让我体会到“有人的地方就可以用ABA”。
大家好~我是皮皮,心理学硕士。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