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从鸡犬到和谐好玩,到底是谁在改变谁,自闭的儿子还是父亲? [自闭症康复中心]

时间:2022-11-07 07:44来源: 作者: 点击:
  

过去,lucky的父亲坚持“功有所赏,过有所惩”的教育原则。即使他的儿子在2岁3个月的时候被确诊为自闭症,他也没有轻易给孩子放水。

现在科技发展,生活太方便了,缺少很多社会交往和生活体验的机会。而且很多家长放不下手,过多的保护和替他们做,让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想起来,这种状态真的很常见。

记得前几天我们从超市出来,他指了指路,带我去了公园里的游乐园。我走在红绿灯的时候,故意变绿,没有走。他喊道:“你可以走了,已经变绿了”。

所以我一般带他去超市,买东西,坐公交地铁,让他自己选择行走路线,去他想去的地方。我还带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分享食物和玩具。

其实他是通过认识车标来练习发音的,说话也变得更加清晰准确。后来他学会了主动提问:这是什么?我觉得如果发现孩子的特长,帮助他拓展更多的东西,就能更好的改善他狭隘的兴趣和刻板的行为。如果一味的担心,很容易错过很多教学机会。

但是,孩子的不当行为本身就像一个导火索。随着父亲的小惩罚,儿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父子俩的情绪越来越差。

看之前给孩子做的视频,经常会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想到专属于孩子的主动、解放天性和快乐,我很感动。

我想就算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只要我让他开心的度过每一天,就对了。

正好,孩子确诊一个月后,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国际自闭症日的专家直播讲座。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

玩的时候,把自己当小孩子。在生活中,把孩子当大人看待。我开始秉承这种想法,决定带着孩子好好体验生活,寻找快乐。

比如元旦,我带孩子去参加一个活动。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不想和别人玩,其实不是,因为他不会玩。只要他熟悉这个游戏,就可以慢慢和小朋友玩。

如果能抓住孩子的特长,那就好好培养。如果找不到,试着培养亲子关系,做家务,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

甚至在孩子确诊后,我初步认定他的一些不当行为是错误的、不可接受的,孩子也经常受到惩罚。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我越来越认可一个观点:不管孩子有什么问题,父母都要学会欣赏和认可。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有一天,我在回顾以前发生的事情,我在想,我是不是习惯性地把问题归咎于我的孩子?这不是很对吗?

在这个过程中,lucky的父亲逐渐意识到,在陪伴儿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知和重塑自己。从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孩子平等地探索新世界,到把自闭症孩子当成有个性的正常人。

每次他都选择不同的目的地。最神奇的一次是他给我指了一个以前是游乐场,现在卖家电的地方。进去之前,我跟他解释并确认,这个地方卖的是家电,不是游乐场。你一定要进去吗?他特别坚决要进去,然后一直往里走。里面居然有一个海洋球池,是免费的,没人玩。

我发现我的孩子很喜欢数字,于是我从这里开始,用车位的数量,扩展到汽车的车牌,再扩展到字母。后来我既认识了数字又认识了字母,还认识了很多车标。

除此之外,我们还种花,堆雪人,看星星…观察我们周围的一切。我总是提醒自己要低调,要有计划的给孩子一些选择。最终我发现,不是我在带他去探索,而是他在带我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的很多不足。我需要在打铁上狠下功夫,需要快速学会。我知道的越多,我在生活中就会越好。但专业理论不应该硬性套用,应该灵活融入孩子的生活,自然传递给孩子。

有一天,lucky的父亲回顾以前的事情,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习惯性地把问题归咎于孩子了?他开始尝试改变自己。

结果他的问题行为发生的越来越频繁,然后就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我记得他过去常常扔东西和哭泣来引起注意。我当时不懂,就想,你自己扔的时候怎么哭了?而且一次比一次扔得更远,哭得更厉害。当时我采用了一种方法:他用哪只手扔,就打他的手三下作为惩罚。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学会和自闭症孩子相处。

记得有一天我带他去公园爬山,他看着对面的路,开始说“哇,交通不拥挤”。因为疫情,路上没有车,然后他马上说“很多埃菲尔铁塔”。我想知道埃菲尔铁塔在哪里,看看屋顶上的通讯塔。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喜欢被称为幸运爸爸,因为他认为自己很幸运。他常说,“不是我改变了孩子,是孩子改变了我”。

之后的半个月,他没有乱摔东西,也没有严重的感情问题。我和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轻松快乐。

只是一个小小的巧合,但回想起来很有意思。顺着孩子的路线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于是我决定努力改变,努力正视孩子的一些有问题的行为,努力让孩子和我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

接下来的一年,lucky的爸爸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拥抱自然,坚信应该带着孩子去寻找快乐。

当孩子第一次发现自己有ASD倾向的时候,真的是零起点。他没有语言,我没有经验,我无所适从。虽然现在进步很明显,但是在自理能力、游戏能力、社交能力、语言等方面和同龄孩子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是,无论我们的孩子有多坏,我们都不能因为父母的恐惧和回避而放弃让他们接触外界的机会。另外,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闪光点。

自闭症不同于感冒发烧。家长要有接受的勇气和准备。只有当我们开门时,孩子们才能进来。

人类容易对未知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抵触。

通过类似的探索和努力,孩子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些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我更愿意把它们看作是让我留在孩子世界里的“门户”。

Lucky的爸爸乐观、勇敢、幸运。他说他想感谢这个孩子的存在。

通常,我们出去玩。从我们穿上鞋开始,我就让他自己做选择。然后在每一个岔路口,我都会让他指着他想往哪边走,他指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就是通过这个岔路口,我教他学习方位词左、右、中。

在扔东西这件事上,我会仔细观察他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扔东西。我发现,因为我以前给他玩具让他自己玩,他可能会玩两次,然后开始扔东西,哭,以引起我的注意。

以前我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想和孩子做朋友,但是一些行为让我离这个初衷越来越远。之前我非常赞同“功有所赏,错有所惩,绩有所赏”这种严格的奖惩方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痛苦才能让他记住”。

我的孩子喜欢看世界景点的图片,他知道大本钟,埃菲尔铁塔,还有一个交通繁忙的场景。

同时接受,学习,提高。是这个孩子让我成为一个更合格的父亲。

我对孩子的未来真的没有太大的期待。在我眼里,他无非是一个有个性的正常人。我只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好好引导他,把握当下,让孩子体验快乐,学会自己做出人生的选择。

最近经常看身边这个4岁以下的孩子。他这么年轻,我真的无法想象他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我会想到我自己,也不清楚这个孩子的存在会重塑我的哪些方面。

最近几天,我注意到有几个家长在讨论融合。很多家长害怕带孩子去融入后,别人会觉得孩子不正常。但我不在乎这个。要大胆带孩子出去,积极融入。

我被他逗乐了。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孩子把我带入了他的视角。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误入歧途,偶尔也会盲目自信,陷入误区。如果孩子的问题行为程度没有改善,有些方法就会受到质疑,受挫。但身边总有家长老师及时提醒,让我意识到问题后,马上反思,调整心态和方法。

然后我会完全放下手机,玩他喜欢的高举、挠痒痒、追他、用腿捏他等等感官互动游戏。慢慢的,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开心的,哭的比例也减少了。

现在,我带孩子出门,都会尽力去发掘他闪光的一面。他会通过拥抱、亲吻来表达自己的友谊,通过大笑等来表达对他人的肯定和喜欢。我会利用他的这些特点来帮助和鼓励他解决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尴尬时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