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荆楚模特”年度人物宜昌图片,上榜 {自闭症机构}

时间:2022-11-07 07:44来源: 作者: 点击:
  

为了获得更多的公益项目资金,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上学,冉存英在2012年毅然将学校转为民办公益组织,成为宜昌第一所非营利性民办自闭症学校。

在冉存英看来,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是一种有广度和深度的融入。这不仅是一部分个体可以通过工作谋生的事实,也是大众对这个群体的接受程度。这种接纳是一种爱的接纳,就像父母接纳自己的孩子,无论健康与否,优秀与否。

我自己的孩子6岁确诊,求医4年,错过了最佳康复训练期。联想到那些年遇到的人和家庭,冉存英决定成立一所特殊的学校来帮助自己的儿子,同时帮助更多像他儿子一样的孩子,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母亲。

三个孩子,四个老师,兄弟会起航。那时的冉存英,学校采购员、办公室文员、辅导员、培训师、校长,经常忙到凌晨。

冉存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有稳定的工作,儿子也很可爱很可爱。一不小心,她成了一个不一样的母亲。

1999年12月的一天,冉存英发现6岁的儿子行为异常。他大喊“不,不,不,不,不,不,不,”他盘旋着,尖叫着,甚至用手打自己的头。有时候,我会熬通宵。

2014年10月,她创办了湖北省首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公益示范餐厅“雨人筷子餐厅”。我们学校的孩子在餐厅参与选菜、洗碗、清洁、服务,为他们与社会的融合打开了窗口。虽然餐厅因为种种原因关闭了两年多,但冉存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孩子“生存和出口”的问题。

冉存英介绍,自闭症患者的职业康复主要分为支持性就业、辅助性就业和庇护性就业。艾博选择了最困难的支持性就业。

冉存英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新华网、Zhongxin.com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冉存英曾被授予湖北好人、宜昌楷模、宜昌当选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11-12月上榜荆楚模特。

目前,宜昌艾博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成为中国残联、湖北省、宜昌市定点康复机构,是中国残联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支持的50家机构之一。九年来,学校共接待和培训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名自闭症儿童,免费咨询家长数万次,帮助300多名儿童重返普通学校,为无数自闭症儿童破碎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的火花。

“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一个大校园,孩子们可以免费学习。校园里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农业和职业治疗,就像天堂一样。志愿者可以带孩子做各种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冉存英的眼里充满了希望。

在颠簸的路上,冉存英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这是一种大脑的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和重复、有限的兴趣行为。目前缺乏针对自闭症核心症状的药物,只能依靠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

冉存英,女,1969年6月出生,民革成员,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冉存英还记得学校的第一位“康复之星”熊雄。4岁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不会和朋友玩,走来走去。2005年进入博爱后,冉存英为他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八个月,他学会了独立用筷子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处理大小便,主动和人打招呼,表达需求。一个月后,学校给他开了欢送会,戴了一朵大红花。后来,熊雄一家搬到成都居住。因为喜欢湖北,前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

“我想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我想铺一条路让幸福进来。我要坚持到走不动为止,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发光。”

没有资金,她和丈夫毅然辞职,买断自己所有的工龄工资,找亲戚朋友借的资金,艰难开学。没有老师,她努力自学特殊教育知识,取得特殊教育资格,自己招聘培训教师;没有生源,她一次次上门劝说家长把自闭症孩子送到学校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跑遍了宜昌大街小巷。

学校聘请北京市自闭症儿童康复协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机构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医生、专家组成顾问团。学校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量身定制IEP计划,分阶段进行基本社交能力、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运动技能的康复训练。恢复好的孩子可以通过过渡到彩虹班去普通学校上普通班。

“我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只是做了一点,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冉存英说,多年来,无数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向学校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内容

中国自闭症网
中国自闭症网
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