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信心,给孩子尊重。 <孤独症自闭症>
第二种:尽量做到信息对称,反复教育自闭症家长,让他们了解自闭症的真相和背后的康复逻辑。那么他一定会选择你,追随你。
最后,我希望老师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再接再厉,给父母信心,给孩子尊重。这是践行自闭商业价值观的第二种方式。
第一种价值观的具体做法是以自我保健为目的,制造和贩卖焦虑,如精神癌症。对孩子的未来不要有太大的期待,平躺。然后以正能量的名义有意无意地暴露重度自闭症儿童家庭最差的一面,制造焦虑,发展新的客户目标群体。甚至有这样一句无耻的不能造假的话:“所有康复的自闭症儿童都是误诊”。
第一个需要强大的包装能力,强大的营销能力,然后阻止客户的认知升级,让他们保持巨婴状态。第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你要把你的服务做到极致,然后你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客户一起成长。第一种是抓一把就走,快速致富;这是一笔快速的财富。第二种是长流,是长期主义,延迟满足。这种价值符合“共同富裕”的价值观。
很多年前,信息渠道单一,一些人控制了自闭症的信息渠道,人为设定了一些所谓的黄金标准。普通自闭症家长很容易被忽悠。各种套路层出不穷,有热点,有制造恐慌的苦情剧,有宣扬正能量的自闭症儿童。每个人都像韭菜一样被宰杀,一个接一个的收割。最后,自闭症家庭和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没有了。这种信任一旦被破坏,就很难重建。
在目标人群中产生了焦虑之后,他们开始赋予自己的服务“各种归属感和标签”,比如权威的认可,比如所谓的后续,多少BCBA,BCABA的书等等来这里上课,相当于孩子进入了清华的自闭圈;然后,他们不断劝说我们的父母用消费来填补他们的焦虑。也就是说:在机构制造焦虑的同时,我们让孩子去上课,缓解焦虑,获利。父母把大部分钱花在机构课程上,是因为他们内心空虚焦虑,我们在花钱中安慰自己。在现实面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选择了蒙混过关。反正我花了钱,花了时间,花了精力,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伟大母亲。以后有什么坏孩子都别怪我!
我和Wawa老师不熟,自闭症干预的概念也有很多不同。但在这种情况下,我清楚地看到,新一代特殊教育教师所探索的活跃思维被老一辈的旧传统所压制。
10年前,我刚入圈的时候,一直在想:自闭症的干预是什么?当时有学长说:干预就是给千千万万的自闭症孩子找一条出路,让他们能说话,能上学,不会走投无路。十年间,原本志趣相投的人纷纷分道扬镳,新一代的同龄人相继出现。我还在争议中创立了X康复机构。在我看来,“干预”这个词不能相提并论。今天就来说说干预。我会说:想要孩子康复,就得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痛苦叫做干预。
从业者要想获得长期的收益,必须采用第二种商业模式,即不断提高大众的认知水平,不断反哺大众,进而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当传统的自闭症机构不再以改善大众心智为己任,而是不断利用大众的愚蠢(人性的弱点)作为牟利的工具时,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需求决定水平。因为家长的心思没有被抬高,被一些机构越来越傻乎乎的利用,根本谈不上高端的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大家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从事赚快钱的生意,只要是南方的机构上学,总是要提前交三个月的学费,外加评估费。追加课程费用差不多10万,三个月后续课程费率极低。父母只能在三个月后承认自己运气不好,暗暗骂自己以后还能活多久!这一点这两年越来越难招到学生,可见恶果已经显现。
第二种商业模式,首先是解除父母的焦虑,给新父母信心,让父母知道自闭症没有那么可怕,自闭症不是精神癌症。大多数自闭症谱系的孩子经过良好的干预后,都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不仅仅停留在生活自理上,可以正常上学、工作甚至结婚。虽然他们还是有一些自闭症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并不影响他的正常发育。其次,要坚决摒弃过去几十年的桌面填鸭式教学方式(也就是Wow Wow批评的千篇一律的DTT),真正把自闭症孩子当人看,尊重他们。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是,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绝对不是摆在桌面上的。
第一种:利用信息不对称,在新父母还不能理解真相和价值的时候,云里雾里,然后抓住他们的思想,操纵他们的行为。
总有一天我会还你的。利用大众的无知来赚钱。当大众的情绪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就像洪水猛兽一样,让这些人望而却步。那些从谎言/套路/夸张/虚假中获利的人,总有一天会被同样的原因退回。佛教说:因果不可改,因缘大于因果。一个人的能力再大,结局在初心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在过去的N年里,很多自闭症机构都有意无意地选择了第一种价值观,那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他们不断收割信息贫乏或认知不佳的弱势自闭症家庭群体,想出各种“成功”案例,或树立各种成功家长典范,利用弱势群体的无知牟利。
现在不管玩什么把戏,大家都习惯了。没有什么能让每个人都值得信任了。所以,那些传统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连曾经号称清华北大,有成千上万家长排队的机构,现在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
但为什么新一代特殊教育教师提出这一点,引起保守势力如此激烈的反应?长期以来,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桌面DTT,他们自称实用主义者。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主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治愈自闭症儿童时,他们就恼羞成怒,因为他们学不到新的方法。俗话说,削人财路,如杀父母。这样愤慨的反应一下子就明白了。
发展到最后,会有一个机构,对家长之间的私下交流特别敏感,生怕家长互相交换恶语后退学,退学费。父母去机关内部的食堂买东西,搞得都像地下派对关节,互相打招呼或者点头,根本不敢深入交流。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中国人不敢说话,路就是眼。”课外的时间被组织安排的各种课外活动占据,这样家长就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胡思乱想”了。
当前自闭症圈的主要矛盾是新一代家长日益提高的认知水平和传统机构落后的营销“套路”之间的矛盾。
前两天,德高望重,灯塔般的存在,国内领先机构的老板,突然在武汉某群攻击娃娃老师,认为她批评“刚性DTT”是打广告。这句话颇得几位老家长的附和,老师被围攻。话题很快转移到老师的直播上。喝可乐吃鸡腿笑是对自闭症儿童的不尊重,开始上升到道德层面。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